放大圖片
■于金鵬是救援隊年輕隊員中的佼佼者。 于永傑 攝
鮮有人知有一種職業叫做「礦難救援」,每當發生礦難、瓦斯爆炸、冒頂、透水等災難,他們都必須衝向最危險的地底深處,與死神搏鬥,搶救生命。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救護大隊,是這一行業的一個傳奇,成立59年、處理各類災難事故2,389起、挽救1,138條生命,同時自身保持零傷亡。這個職業帶給他們的,有體能和情感的付出,也有閃耀的榮譽;有痛見生命逝去的無奈,也有成功施救的喜悅。行走在生死一線、看過太多生離死別,他們對生命本身,也有著自己的感悟…… ■香港文匯報記者 于永傑、通訊員 付金昌
淄礦集團救護大隊辦公大院,正和一代文豪蒲松齡的故居毗鄰,記者來到這裡時,一場春雨摧落滿街的柳絮、楊花,但救護大隊大院裡早已灑掃整潔,不像是煤礦倒像是軍營。
早晨5點30分,于金鵬和隊友們就已經起床打掃衛生了。2006年只有20歲的他從淄礦某井下安裝隊報名參加救護大隊,6年來他每天的生活如出一轍,5點半起床、早餐後,接著就是各項體能訓練:3000米跑步、爬繩、引體向上……還有甦生器(人工呼吸救生器材)、通風機、磚壁、板壁等三十多項救護儀器和程序的操作訓練,一直到下午17點半吃晚餐,飯後要進行業務自習,19點必須收看央視新聞聯播以及淄礦新聞節目。此外定期還要背上25公斤以上的救援設備進行模擬各種井下災難狀況的實戰演練。他的生活中沒有微博、不能唱K,甚至不到休假,連院子的大門都不能邁出。
進隊考驗:夜晚殮房認屍
因為屢獲佳績、尤其是50餘年的零傷亡紀錄,救護大隊在整個淄礦集團系統中屬於明星單位。而于金鵬在被選進大隊之前已經在煤礦做過兩年的工人了。家人都覺得他這次找了份好工作。
除了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井下救援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進隊第一年他就經過了淄礦救護大隊的必過訓練項目:夜晚到醫院太平間辨認屍體。于金鵬記得隊長交給他一隻礦燈,每個人都要獨自到太平間裡辨認哪個屍箱有屍體以及屍體的面部特徵。他略帶羞赧地說:「當時真的挺害怕,我現在都還記著第一個屍體的樣子,頭髮掉光了,像電視上看過的乾屍」。當晚回到宿舍,一屋子的年輕人不再像平時一樣歡聲笑語,都不說話早早就睡下了。「躺下一閉眼,眼前還是那個屍體的樣子。」好多天以後,于金鵬才把這次經歷告訴媽媽。那一年他20歲。
婚前磨練:親歷礦難死別
于金鵬入隊6年來,淄礦集團救護大隊負責礦井發生過三次事故。于金鵬第一次真正進入井下作業是在棗莊防備煤礦火災事故的救援中。那是2011年7月10號,而這個月的19號是他即將舉行婚禮的日子。但由於那次火勢過旺,救援隊在井下使用了各種辦法仍無效,28名被困礦工無一生還。剛剛經過別人的生離死別,遇難者家屬的哭聲猶在耳邊,于金鵬又帶著一份對人生的絕地感悟去面對親朋的笑臉祝福。大喜大悲淬煉後,他說人真的應該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于金鵬和妻子是青梅竹馬的同學,他們的婚房離救護大隊只有7分鐘的車程,但是每個月他只有6天的假期能夠回家。妻子下班回家正好路過救護大隊,每天兩人都在大院門口匆匆見上一面。她給他送些水果,他給她叮囑幾句話。愛情在這種不能朝朝暮暮的狀態中遺憾著,也濃烈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