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戰訓科長杜希銀。于永傑 攝
56歲的杜希銀是目前留在救護隊一線年齡最大的隊員了,作為戰訓科長,他被稱為「魔鬼教練」。他說30多年的救護經驗告訴他,救護隊之所以能實現50餘年零傷亡的紀錄,嚴格的體能訓練是關鍵因素之一。年近六旬的他還是每天和隊員一起參與所有的訓練科目,在他的監督下,救護大隊幾乎和軍營一樣嚴格。因為煤礦工作的枯燥、繁重,一些年輕工人酗酒、曠工、沉迷網絡遊戲,但一旦進入救護隊後都得到了脫胎換骨的改造。有隊員的父母就說:「如果孩子不是進了救護隊,早就進了法院了。」
救護理念「不能死」
杜希銀的從業史可以說是一部中國災難救援演變的縮影。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各種小礦井安全措施短缺,救護隊工作繁忙,他入隊未滿整月就開始隨隊執行救援任務。他回憶最多時一天發生三起事故,「救護設備還沒整理好,馬上又要出發」,而近幾年安全事故大幅度減少,6年來只出警幾次。
而他感受最深的是救護理念的轉折,最早的時候救援要發揮「不怕死」的精神,「不管你自己安不安全,只要命令下了,你就必須往井下去」。而現在的理念是「科學救援」,不再蠻幹。隊員的保護裝備非常先進,其中進口的BG4呼吸器是目前國際最先進的。現在救護大隊出警時,如果不能確保救護隊員的安全,決不會讓隊員下井。在淄礦集團救護大隊有這樣一條規定:在事故現場,誰的職務最高誰第一個下井。
從業30多年,杜希銀參與過數不清的救援,他說有三次幾乎是在生死邊緣,現在想起來都後怕。有一次在處理一起煤礦冒頂事故時,礦頂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他眼見一塊二十多米長的巨石搖搖晃晃,就在他把同事拉到一旁的霎那,巨石落下;有一次爆炸事故,礦井仍在間斷性地發生爆炸,當最後一名隊員從井下上來後,一聲巨響礦井炸塌了;還有一次在井下運送受傷礦工出井,由於坑道坡陡、路滑,加上井下通風不暢和長時間作業,杜希銀體力不支,快要將礦工推到坑道頂的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幾乎要暈倒,幸虧隊員這時及時輸送新鮮空氣,才支撐到了地面。
「兄弟,我們來救你」
和于金鵬比,杜希銀這一代救護隊員的經歷要豐富得多。他說他見過一排排的屍體躺在地上,也見過慘死者張牙舞爪、瞪著眼睛的可怖場景。也曾挖掘過被水泡了四十多天、輕輕一碰皮膚和肉就往下掉、惡臭難聞的屍體。甚至也趴在屍體上,以通過狹小的地下坑道。杜希銀說他剛幹這一行時,一想到屍體就頭皮發麻、渾身起雞皮疙瘩,那時每次有挖掘屍體的任務,他都會先對逝者說一句「兄弟,我們是下來救你的」。但他又說,這麼多年來,自己和隊員卻從來沒因此而做噩夢,杜希銀說:「按照當地的民間說法,我們去救他的,他(死者的靈魂)就不會嚇我們。」而當倖存的礦工在井下看到救護隊員時,那種如見救星的感覺每每鞭策著杜希銀繼續往更危險的地方去。有一次救護隊把所有被困礦工全部成功安全救出時,圍在現場的家屬齊刷刷跪下高喊「救命人萬歲」,那一刻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在做一項「積德」的好事。
鐵漢心裡有愧疚
見過的生死多了,人對生命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感悟。礦區經常會流傳出一種傳說,某某人應該當天下井的,因為某種原因沒下,結果當天井下就出事了,死了多少人,只剩下他自己一個倖存的。每當聽到這種事,杜希銀就說:「這就是命」。他對剛入隊的年輕隊員說,儘管放心大膽地下井救人,該死該活早有定數。2008年杜希銀的妻子不幸遭遇車禍,雖無生命危險卻留下了頭暈的後遺症。因為集訓,他卻沒能陪在妻子身邊好好照顧,這成為他忘不掉的愧事。即將面臨退休,杜希銀給自己的安排是帶著妻子到處去旅遊,好好享受享受生活,也彌補這麼多年不能陪伴妻子左右的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