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外交車輛駛出北京朝陽醫院。路透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人民日報》社屬下的《環球時報》昨日就陳光誠一事刊文指出,挾洋自重仍是一些失意中國人解決問題的思路之一。其實這種想法已經很爛。今天的中國如此強大,外國政府能夠主導或者調控中國人做事方向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最近幾十年,一頭撲進西方懷裡而不顧及中國社會感受的人,沒有一個獲得他們期望的「成功」。
使館成「信訪辦」 美更尷尬
《環球時報》昨日的文章寫道,陳光誠一段時間以來一直被形容為中國地方政府的「燙手山芋」,現在終於美國政府也變得十分難受了。如果美國政府把陳光誠的要求當成很正經的東西拿到對華談判桌上,大概他們自己都會不好意思。況且美國政府很清楚,具體「指揮」中國人如何如何做,這犯了干涉中國內政的大忌,北京斷不會理睬它。
文章認為,每個國家都積累了一些民怨,誰都知道中國一些人上訪的複雜性,如果上訪失敗者轉去向美國駐華使館「上訪」,這決非僅僅是中方的尷尬,美方的尷尬只會更多。
文章質疑說,美國使館大概不想變成接待「告洋狀」的「信訪辦」,他們更希望向中國人宣揚「普世價值」,偶爾找一兩個有價值的典型「幫幫」。他們從未表現出願意捲入中國社會要多少有多少的具體糾紛之中。
文章強調,人權進步說到底需要一個社會的綜合發展和進步支撐,需要全社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細心雕琢。西方社會向中國輸送了人權觀念,中國對它總體上是接受的,在中國沒有該不該發展人權的思想對立,一些所謂的「人權對立」通常是對具體難處和矛盾朝人權方向的生拉硬扯。
搞「人權對立」 故意添亂
文章指出,中國進一步發展人權的動力來自中國內部,西方已無能力繼續在人權領域推動中國。西方自己的人權問題越積越多,既無財力物力支持中國,也缺少在中國崛起並對其構成競爭的時候真誠幫中國出主意的胸懷。西方現在給中國出的主意經常驢唇不對馬嘴。「人權」現在更像是美國政府給中國添亂的口實,解決中國的問題非其所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