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朗德帶領社會黨在17年後重奪法國政權,將不可一世的薩科齊拉下馬,登上仕途高峰。但風光背後如何兌現期票,卻是刻不容緩之要務。民眾曾相信薩科齊是「救世主」,如今期望奧朗德能改善經濟,若他未能做到,隨時步薩氏後塵,淪為一屆總統。
貧窮人口急增、年輕人苦無出路、企業經營困難、樓價高……法國社會猶如一潭死水,怨氣沖天。民眾前路茫茫,溫飽都成問題,間接助長極右排外勢力。圖盧茲槍擊案反映移民問題迫在眉睫,奧朗德處理過寬過嚴都有風險,儼如燙手山芋。今次大選有210萬張廢票白票,甚至多過薩科齊輸掉的113萬票,顯示奧朗德實際得票未過半,施政可能舉步維艱。
法國向來不是控制債務「模範生」,國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達90%,遠超歐盟標準的60%;政府自1974年未試過收支平衡,開支冠歐元區,還狠批歐豬財政失控,五十步笑百步。奧朗德提出加富豪稅,贏得選票,不過一旦成事,必打擊投資環境損經濟,與他主張的「增長政策」背道而馳,大搞福利主義隨時變成希臘翻版。
歐洲左翼樂見奧朗德上台,視他為「反緊縮」先鋒。然而歐債非一日之寒,歐元區17國各自為政,奧朗德處理本土經濟未見奇招,又渴望在歐洲舞台呼風喚雨,恐怕難以兼顧,落得滿盤皆落索。
甩難的薩科齊語帶雙關,祝奧朗德「好運」,後者要長治久安,須小心高處不勝寒。■曾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