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張曼娟 為心靈的孤島種上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1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張曼娟

 台灣作家張曼娟,用溫暖的文字感動了無數讀者。她和香港有三次情緣交錯,第一次是一九九五年,她到灣仔小住;第二次是一九九七年,她來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一年;第三次是去年,她以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的身份來到香港,帶來了許多台灣文化的美好。

 對她來說,寫作與愛情,都是無比美好的存在。它們雕刻她,磨礪她,溫潤她,讓她對生活飽含期望,讓她成為今日的她。「不能光看到愛情的毀壞,也要看到它成就了你些甚麼。」她這樣說。她還說,寫作就像進入心靈的孤島,用文字與想像創造無限美好的可能。

 大概就是這種思維的角度,讓她的文字同樣溫潤了許多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與想法,成就了另外的無數故事。 ■整理、撰寫: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提供

寫作如此強大

 二十四歲時,張曼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海水正藍》,作品的超級熱銷霎時在台灣文壇掀起一陣小旋風,也把這個初出茅廬的小作者推向了風口浪尖。她沐浴在讀者寵愛的目光下,卻也要承受許多懷疑與猜忌。那時的她,對自己其實並沒有十足的自信,對於寫作也並不篤定。「我很擔心會寫不好,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本書,人生經驗和創作手法都很生嫩,不夠成熟不夠好。可是卻非常暢銷,很多人對我的印象就是——她是一個暢銷作家,但是沒有內涵。我自己也覺得我是一個沒有內涵的作家,所以後來希望自己比較有內涵,就去念了博士班,在大學教書。但是心裡始終覺得寫作之於我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事情。」

 巨大的轉折時刻是十一年前,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災難面前,謠言四起,每個人都被籠罩在對「末日」的驚惶中。在家中,張曼娟對著電腦,慢慢地寫著。電力不時中斷,剛寫好的段落突然就消失,她卻還在寫。母親說:別寫了,我們要離開這裡去安全的地方。她卻說:也許這會是我人生最後一篇稿子,不管多困難,我要把它寫完。「我才赫然發現,原來寫作之於我,是一個比生命還要重要的事情。從此以後我就不再告訴別人或者自己,寫作是可有可無的、隨時可以停下來不寫。我發覺,寫作就是自我存在的證明。」

 寫著寫著,不知不覺,張曼娟已經寫了二十五年。

 她說,當還是個孩子時,她就已經很愛講故事,也很會講故事。小小的她身邊,常常聚攏一群更小的孩子,纏著聽她的故事,不肯離開。進入青春期後,她卻變成一個非常自閉的人。「那時要升學,講故事的才能沒有辦法得到任何的發揮,就沉潛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原來自己內在孤獨的部分是那麼強。我們人經常害怕孤獨,但是我後來發現,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面對自我,這時候你要做甚麼?我後來就找到了創作這回事,創作的時候可以完全把自己從現實的環境中拔出來,到一個好像孤島一樣的地方。在創作的孤島上,我可以種花,可以養動物,可以讓它有彩虹,可以有日光、星光、月光。原來心靈的島嶼是那麼的孤獨,又如此強大。這個部分讓我從此每次寫作時,都進入生命的那個孤島。它本來是很貧瘠的、荒蕪的,但只要我開始在電腦前敲下一個字,這個島嶼就有了無限美好的可能。而且當我寫完後,還是有讀者閱讀,他們有可能因為我的一句話、一個意念而影響他們的生命。」

 對於張曼娟而言,寫作的強大就在於此。這強大的力量,讓她為之著迷,也引領著她一直一直寫下去。

相愛何其美好

 張曼娟的文字,溫柔又可人。偶爾她寫到愛情,也是難得的自在甜蜜,不論是擁有還是失去,都留下美好的印記。現實生活中的她,謙遜平和,是靚麗的時尚佳人,唯獨在愛情上,沒有開花結果。在「剩女」話題甚囂塵上的今天,她身上看不到一絲怨懟或尷尬,她真心享受自己的單身生活,也靜靜期待美好的愛情。

 「我常覺得,我人生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愛。很多人以為女作家的生活是很繽紛多彩的,但其實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創作,我的生活圈是很小的,我曾經出過一本書叫《剛剛好》,裡面有段話說:我的世界有點小,但是卻是剛剛好,剛剛好,遇見最美好。如果世界很大,可能就會錯過很多事,但是因為世界很小,每個進來的人和你發生互動,你都會覺得很珍惜,因為珍惜,就會發覺和他之間的美好事物。」

 「我一直單身,我想愛情在我的身上行了很多神奇的事,它讓我變成現在的我,不管是單身也好,結婚也好,或者有沒有伴在身邊,我都覺得生命充滿了期望。很多人以為單身很悲慘,特別是一個女人,有了些年紀,又單身,太悲慘了。可是,我覺得我走過這些年來,認識了一些人,和有些人發生了情感上的聯繫,後來可能我們分手了,或許分手之後依然可以做朋友。我都覺得很幸運,因為每次遇到愛情的時候,都可以看到愛情在我的生命中對我產生的變化。它可能讓我變得更柔軟、更溫柔,或者更有勇氣。」

 對她來說,完美的相愛境界,是兩個人成為相互信任的知己,不被慾望支配無限索取,而是想著如何可以成就對方。完美的愛情也要有完美的距離,黏得太緊讓人窒息,保持距離才能呼吸。

 「我最近在地鐵裡看到一個廣告詞:我們只能在差跟很差的男人間做選擇,我們要怎麼辦?但我並不贊同。我相信很多男性是很好的。我的狀況是,年輕的時候非常專注於我的學業和創作,那個時候真的沒有花甚麼時間去經營愛情,真的是錯過了結婚最好的階段。到了三十五歲後,我發覺我的單身生活很美好,甚至認為要放棄這種美好去經營婚姻的生活,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慢慢變成習慣了單身的生活。就算現在有對象談戀愛,我也不以結婚為前提來考慮。所以我想,我現在到了這個年紀,對我來說,婚姻不會是我憧憬的事。但我希望達到那種相愛的境界。」

 她也鼓勵現在的男性,不要對能幹、成功、高知名度的女性「望而卻步」。「我希望男性可以更自信,當男人有自信的時候,他其實比較自在,甚至可以軟弱。可以軟弱,也可以堅強,可以孩子氣,也可以成熟的男人,其實是最有魅力的男人。」

重新做小孩

 暢銷書作家、大學教授,張曼娟的生活滿可以靜靜地寫,慢慢地教書,就這樣順順當當舒舒服服地走下去,但她偏要「折騰」自己,去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二○○五年,她辦起了自己的「私塾小學堂」,教小孩子讀經、讀詩、寫作,她重新編寫古典教材,結合小孩子的日常生活來詮釋書中的經典。小學堂受到家長們的熱烈歡迎,越來越多的小孩來到這裡,聽曼娟老師講故事。孔子們的話語,也不再那麼「老掉牙」,平易近人了許多。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最沮喪的是我,因為以前不管在大學課堂上講課,還是演講,大家都很專注地聆聽我。剛開始和小朋友說話,他們都不理我,自己在班上很開心地聊天,還打斷我講話。剛開始時,我幾乎要崩潰了。下課後,我問自己:我到底在幹嘛?為什麼我要在這邊和這些毛孩子糾纏?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後來靜下來,我發現自己其實犯了很大的錯誤,我的心態是錯的。你以為他們會像一個大人那樣聽你說話,那是你認識的一個錯誤,你應該要想辦法讓他們發自內心地安靜下來,真正開始聽你,而不是因為你是一個名人或者大學教授。我的整個想法都是錯的,甚至我的崩潰都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我就調整自己,現在每次去小學堂,大家都等著聽曼娟老師講故事,不願意下課。」張曼娟笑著說,從小學堂中,她其實學到很多,與這麼多的孩子相處,自己內心長久藏著的那個小孩子似乎又跑出來了。

 在張曼娟身上,你會看到古典與現代的結合。她自己也說,自己的身體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面向,一方面時尚現代,另一方面又非常傳統。只是這種傳統不是傳統女性的那種傳統,而是「傳統的知識分子」,總覺得自己對於社會,對於文化傳承、道德倫理有一種責任。「這種倫理不是傳統禮教的那種倫理,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管是怎樣的關係,最高境界就是和諧,和別人和諧,和自己的內心也要保持和諧,不和諧就會痛苦。」

 保持一顆平和喜樂的心,為自己心靈的孤島,種上花。

 本文內容來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華夏之聲聯合播出之《文化名人面對面》。本集張曼娟的訪問將於五月二十七日(星期日)下午三時至四時在普通話台播放,港台網站(rthk.hk)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相關新聞
張曼娟 為心靈的孤島種上花 (圖)
名.飲食:港人追捧花旗參 (圖)
詞賦心香十年路:方文山的中國風世界(下) (圖)
方文山精彩歌詞欣賞:《煙花易冷》 (圖)
方文山精彩歌詞欣賞:《蘭亭序》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