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一入學派位昨日放榜,不少家長到場拿取結果,大多顯得十分緊張。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小一入學統一派位昨日放榜,大量適齡跨境學童南下入學,令上水成為學額「迫爆」重災區!原本只有652個小一學額的上水區(80校網),申請者卻達1,600人,跨境學童佔7成。教育局早前推出多項借調及增加學額措施,但仍未能完全解決需求,推算新學年或有330名小一生要跨區至粉嶺或大埔上學,引起大批家長不滿。有小學為港童的內地父母辦「適應班」,幫助他們了解香港教育制度;亦有政黨即場為被跨區派位的父母登記,為他們提供「叩門」及相關求助資料。
跨境生激增,小學學額變得供不應求,鄰近邊境的上水首當其衝。由於該區吸納不少單非或雙非學童,連同本地學生,派位申請共達1,600份,創近年高位,其中約7成為跨境童。該校網位於上水惠州公立學校的統一派位中心,昨早開放時已有數百人排長龍,家長們都心急如焚。
惠州公校雙非生比例增
該校校長陳紹鴻表示,因應區內小一原本只有652個學額,教育局推出多項措施,包括從粉嶺及大埔借調共230個學額,讓北區小一每班增收2人及部分小學加開小一班等。不過在「多管齊下」之後學額仍然只有約1,500個,料近100名學生未有著落,有機會與230名借調學生一同被派往他區。部分家長在領取結果後發現子女未能於區內升學,即顯得情緒激動,紛紛批評政府支援不足,人口規劃不當(見另稿)。
事實上,近年愈來愈多居於深圳的雙非學童回流香港上學,他們的家庭背景、文化都與本港有所不同,要由學校推出支援措施。陳紹鴻指出,目前該校約有2成雙非學生,預計未來數年會升至5成,學校推行「小老師計劃」,由高年級生協助雙非生加強粵語及英文,協助他們追上學習進度。
民建聯設攤位助「叩門」
他補充說,學校每年會花6,000至7,000元購買兩地電話卡,加強與內地家長聯繫,更將於暑假首次推出「家長適應班」,為內地父母提供培訓,包括讓他們學懂指導子女「執書包」及穿校服等,「例如香港小學男生,冬天時要穿上短褲及長襪;但有雙非學生家長因怕孩子著涼,會要求他在短褲內穿上睡褲,那並不合校服規定,我們費了不少唇舌才說服他們。」
民建聯昨日特別於派位中心內設攤位,協助受跨區上學影響的家長,並將資料轉交至教育局跟進。有份負責攤位的區議員劉國勳指出,單是昨早已接獲62個求助個案,涉及本地、單非及雙非各類家長。他特別提到,很多內地父母都不熟悉香港學校的「叩門」制度,尤其需要協助。他特別提醒,所有家長不論派位結果如何,都應於下星期二及三註冊,否則會被當作放棄學位。
4小學擬加建24個課室
教育局發言人指出,除已推出的增加北區學額的措施外,局方並已訂定中長期計劃,包括於區內4所小學加建24個課室、研究和活化空置校舍,及呼籲內地家長選擇其他地區的學校等,亦會考慮增建小學,以紓緩學額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