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Apps遊戲易害學生染賭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社工徐小曼憂慮不少手機遊戲程式含有賭博成份,令青少年混淆賭博與娛樂,不知不覺沉迷,甚至成癮。香港文匯報記者廖穎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智能手機普及,賭博手機遊戲也慢慢滲入青少年的生活。有調查發現,近半受訪中學生過去一年曾經賭博,最普遍的賭博活動是社交賭博和含有賭博成份的電子遊戲;更有4.4%受訪者可能成為問題或病態賭徒。有社工指出,最年輕的輔導個案僅10歲,另有近60%受訪者視賭博為娛樂活動,憂慮現時不少含有賭博成份的遊戲融入手機應用程式中(Apps),令學生混淆賭博與娛樂,不知不覺沉迷,甚至成癮。

 專門協助青少年戒除賭癮的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全健中心」,今年2月就賭博行為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來自11間中學的926名中一至中五學生。結果發現,46.5%受訪學生過去一年曾參與賭博,而受訪學生參與最多的賭博活動以社交賭博為主流,例如打麻雀和撲克牌,佔33%;其次為含有賭博成份的電子遊戲和六合彩,分別佔27.8%和13.9%。

70%誤以為賭博無害 不沉迷即可

 調查又發現,4.4%受訪學生可能成為問題或病態賭徒,主要特徵包括對賭博行為有強烈渴望,注額越多越能得到滿足感,甚至為博賭而說謊等,難以自拔。調查亦發現,70%受訪學生認為賭博無害,該中心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不少中學生對社交賭博持寬鬆態度,認為只要不過分沉迷即可接受,變相為參與社交賭博提供藉口,將賭博合理化。

 此外,57.5%受訪學生認為賭博是娛樂活動,徐小曼憂慮不少含有賭博成份的遊戲滲入遊戲機中心和線上遊戲中,將令青少年對賭博遊戲產生錯覺,以為只是娛樂消閒活動,並在不知不覺中沉迷,甚至成癮。她表示,現時智能手提電話十分普遍,令青少年更易接觸設有投注服務,或有賭博成份的遊戲應用程式,「不用親身前往投注站便可下注,更方便青少年賭博,父母亦難以察覺子女參與賭博活動」。

中二生賭波一注輸2000元

 徐小曼表示,最年輕的輔導個案是年僅10歲的兒童,問題不但越趨幼年化,賭博的金額亦不容忽視,有中二學生曾賭波一注輸掉2,000元。調查同時發現,20.2%受訪學生承認過去一年曾與父母一同賭博,她強調,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很重要,青少年生活圈子較窄,倘家人或朋友沾有不良習慣,加上自制能力稍遜,上癮的風險便會大大提高。她建議青少年辨清賭博及娛樂活動,如遇賭博問題,應盡早尋求協助。

相關新聞
車長高血壓頭暈 巴士剷站頭1死5傷 (圖)
命運迥異:兩對夫婦 一太太慘死 一孕妻獲夫護
扒頭塞車致緊張 血壓一谷易頭暈
近期巴士嚴重意外事件簿
「見證.香港回歸15年」系列專題教育篇 (圖)
負笈神州迎機遇 磨合文化闖新天 (圖)
設QQ賬號交友 遊歷熟悉國情 (圖)
曾消極難適應 今融和賺友情 (圖)
學懂為人處世 樂當內地女婿 (圖)
難解理念差異 視神州為跳板
摸蜆男潛水女 一浮一沉皆溺斃 (圖)
捐血男比女怕痛 未拮肉已嚇暈 (圖)
20樓外牆捉迷藏 拖鞋「蜘蛛男」跌傷 (圖)
漁署查30雞場 抽驗未見禽疫
穗驗禽檔員工 無發現感染者
公院簡化流程 排期醫白內障快70%
警旺角拖走5「辣車」 疑非法改裝
醉青猝死頭骨折 醫生起疑報警
棠哥:「外訪門」大教訓 特首表達悔意 (圖)
工聯會再有流動中醫車「服役」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