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洋小學一、二年級班主任—74歲的白鳳芝老師拿著劉洋送給她的飛機模型。香港文匯報記者沙苗苗 攝
2001年6月,劉洋被分配到素有「女飛行員搖籃」之稱的廣州空軍航空兵某師,成為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的一名飛行員。劉洋曾回憶說,大多時候,執行飛行任務的過程單調、辛苦,甚至有生命危險。
2003年9月,劉洋所在的機場舉行晝夜儀表飛行訓練,飛機離地10米左右時,剛準備收起落架,便聽到「𡛨」的一聲,飛機劇烈地抖動了一下,瞬間,一股燒焦的味道充滿了座艙。憑直覺判斷,劉洋認為是飛機撞鳥了。她一邊保持著飛行狀態,一邊迅速向塔台報告情況,爭取盡快着陸。
鴿群撞機 憑經驗穩着陸
「放下起落架,放下襟翼,對正了五邊,跑道就在不遠的前方,然而,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卻顯得那麼漫長。」劉洋回憶。
右發動機的推力仍在下降,排氣溫度在高位徘徊,它若要停止工作,那只是一眨眼的事情。最後,飛機終於穩穩地降落在跑道上。
經檢查發現,劉洋的飛機剛收起起落架時就遭遇了一群鴿子。飛機撞死了21隻鴿子,右發動機的渦輪葉片被打折了兩根,進氣道已經被死鴿子堵塞了四分之三,左發動機的起落架艙則被撞出了一個大坑。
此後,劉洋還曾多次駕駛飛機參與空中人工增雨任務,她形容自己是「劈天的利斧,在每一個陰雲密佈的日子裡,昂揚出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