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省長蘇樹林等參觀「6.18」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中海洋科技成果館。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委、省政府著力實施「海洋經濟強省」建設一系列戰略決策,海洋經濟獲得長足發展。「十二五」期間,福建將實現「海洋資源大省」向「海洋經濟強省」轉變。2015年,福建海洋生產總值將達到7,3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8%以上,基本建成海洋經濟強省。 ■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舒婕、林蓉 特約通訊員 房月英 圖: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提供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與台灣一水之隔,北接長三角,南聯珠三角,扼東海與南海之交通要衝,具有優越的海洋區位條件、豐富的海洋資源、優美的海洋景觀和燦爛的海洋文化。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委、省政府著力實施「大念山海經」、「山海合作,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建設海洋大省」、「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等一系列戰略決策,海洋經濟獲得長足發展。
藍色經濟 勢頭強勁
2011年福建省海洋生產總值4419億元,比上年增長20%,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5.4%,海洋經濟已成為福建經濟的主要增長極。全省海洋三次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8.1:44.3:47.5,海洋漁業、港口物流、濱海旅遊、船舶修造、海洋建築五大主導海洋產業增加值約1,500億元,約佔全省海洋經濟總量的76%。以環閩江口、湄洲灣和廈門灣等海洋產業集聚區為代表的區域海洋經濟發展迅速,三大海洋產業集聚區海洋生產總值之和約佔全省海洋生產總值的80%左右。由環三都澳海洋經濟集聚區、閩江口海洋經濟區、湄洲灣海洋經濟集聚區、泉州灣海洋經濟集聚區、廈門灣海洋經濟集聚區、東山灣海洋經濟集聚區構成的沿海海洋經濟區域佈局已經基本形成。
試點建設 熱潮湧動
從陸域經濟向海洋經濟延伸,是發揮福建省沿海優勢,拓展產業群、城市群、港口群發展空間的戰略選擇。國務院在2011年批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支持福建開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努力建設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自此,福建海洋經濟試點建設熱潮湧動,高潮迭起。
今年4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福建在經略海洋上有傳統、有經驗,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日前,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福建調研時也強調,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指出,福建要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優勢,統籌規劃,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堅持科技興海,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從海洋大省發展為海洋強省。福建省省長蘇樹林提出,要強化山海協作,實現山海聯動。
「十二五」開局以來,福建省海洋經濟試點工作穩步推進。一方面,編制完成《福建省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和《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總體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等待批覆。在此基礎上,還編制完成了《福建省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福建省海洋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兩個專項規劃。同時,福建省政府成立了福建省加快海洋經濟發展領導小組,把發展海洋經濟納入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組織實施,積極推進區域間的協作。
科學佈局 協調發展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劉修德指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對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綜合競爭力、完善我國沿海地區經濟佈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利用「海峽」、「海灣」、「海島」三大優勢,福建開創了「一帶、雙核、六灣、多島」的海洋經濟開發新格局。「一帶」即為打造以若干高端臨海產業基地和海洋經濟密集區為主體、佈局合理、具有區域特色和競爭力的海峽藍色產業帶。「雙核」就是把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建設成為提升海洋經濟競爭力的兩大核心區。「六灣」就是推進環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東山灣六大重要海灣區域開發,建設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海洋經濟密集區域。「多島」即加強平潭、東山、湄洲、琅岐、南日、滸茂、大嶝、三都、西洋,大崳山十個建制鄉鎮級以上的海島保護開發,探索生態、低碳的海島開發模式,建成各具特色的功能島。
「按照這種佈局來實施建設海洋經濟,如果做一個比喻,它應該是在彈奏一曲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妙樂章。」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張福壽說,要實現海洋開發利用的新格局,離不開對海洋的保護,對海洋的利用必須按照海洋功能區劃的規劃要求來進行,對岸線資源同樣要集約、節約的利用,要最大限度的發揮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