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4日電 中國研究機構4日發佈《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發展報告》指出,大湄公河次區域(GMS)合作歷經20年進入「新磨合期」,亟需加強政治互信與安全合作,從單純的經濟合作向全方位拓展。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是中國與柬、老、緬、泰、越六國共同參與的亞太地區重要的次區域合作。報告由雲南大學湄公河次區域研究中心組織編寫,指出20年來各成員國已在227個項目中投入約140億美元展開合作,使之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展最早、成效最大和最具示範意義的區域合作和中國構築周邊地緣政治、地緣經濟新格局的戰略依托。
大湄公河次區戰略地位重要
報告說,該區域合作新趨勢與新挑戰並存。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仍存在不確定因素,合作開展20年來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使次區域各國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共同需求日益增多,各國加快一體化進程,共同應對挑戰,抵抗風險的願望迫切。在合作內容方面,經濟走廊建設成將成為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環境合作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
同時,大湄公河次區域重要的地緣政治、地緣經濟戰略地位使得美、日、印等域外大國和國際組織在該地區日益增加戰略投入,增大中國參與次區域合作的複雜性和競爭性;中國在次區域資源開發中受到的環保壓力日益增大;參與次區域合作的安全形勢趨亦於嚴峻。報告對此分析認為,進入「新磨合期」的該區域合作,需提升區域間各國的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以政治互信促經濟合作,以安全合作促地區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