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正在進行的東海實彈訓練,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向本報記者表示,軍事演習顯示出解放軍守土有責,將有效遏制這一地區發生戰爭的可能。面對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頻頻用行動說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表示,「我們也應用行動回應」。
李大光指出,軍事演習歷來有兩種功能:一是檢驗提高部隊的實戰能力;二是採用軍事手段進行政治宣示。此次東海軍演,無疑也是一種特殊方式的「喊話」,是在宣示中國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東北亞和平穩定的堅強決心,也宣示解放軍守土有責。
「近年來,全球軍演呈常態化趨勢,美國頻繁在環太平洋進行軍演,因此不僅僅只有中國軍演。」李大光表示,中國周邊海域持續動盪、海上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也趨於複雜化,中國需要採取相應措施,有效遏制這一地區可能發生的戰爭,應付各種不測局面。他強調,儘管外界有著種種解讀,但這完全是一種正當舉動。此番在東海的演習,正是傳遞這樣的信號。
羅援:「我們應用行動回應」
羅援少將向本報強調,應通過在釣魚島附近設立軍事演習區、導彈試射區,必要時將釣魚島作為我航空兵的靶場等措施,顯示中方的「軍事存在」。此外,羅援還建議,應從「行政存在」,設立「中國台灣宜蘭縣釣魚島鎮」;「法律存在」,盡快宣佈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執法存在」,盡快組建國家海岸警衛隊;「經濟存在」,組建釣魚島經濟開發集團;「輿論存在」,廣泛傳播中國擁有釣魚島的歷史和法律依據等五方面出「組合拳」,使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變被動為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