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歐債促華出口轉內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12]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嘉銘)歐債危機對內地的外貿影響不容忽視。事實上,歐盟作為中國重要貿易伙伴,其需求不振大大拖垮內地外貿企業。此外,歐元貶值對中國外匯儲備的價值亦大為縮水。惟同時亦有分析指,歐債危機或許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良機,引導部分企業從出口轉戰內需市場。

美國取代歐盟外貿首位

 中國上半年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中國對歐盟出口1,630.6億美元,下降0.8%;對美國出口1,653.2億美元,增長13.6%,美國經已取代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出口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院長蔣先玲表示,歐盟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其經濟低迷必然導致需求不振,從而使中國出口增速下降,拖累中國經濟發展步伐。同時,中國企業「走出去」進行對外投資的信心也將受到影響。

 再者,歐元貶值令中國擁有的國際資產,特別是外匯儲備的賬面價值也將大為縮水。人民幣對歐元匯率中間價自本年2月下旬以來整體呈現升值趨勢,早前1歐元兌人民幣中間價更跌破7.8元關口,為近10年來首次。上周五1歐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為7.8005。

 然而,同時亦有分析指歐債危機或許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良機。蔣先玲指,換一個角度來看,中國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引導部分企業從出口轉戰內需市場,改變長久以來中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過高的問題。

消費文化 中外存在差異

 不過,亦有人質疑企業轉攻內需成效。新鴻基尊尚資本管理投資策略師商紹豪指出,外國消費文化模式與國內截然不同,甚至各省市也有語言及文化差異,企業在人力、物力需額外花費大量精力,短期內不看好外貿企業轉型。商紹豪續指,歐元貶值雖可令國內進口及投資機遇成本下降,但歐債不是暫時性問題,難以估算歐元波動幅度,故投資外貿企業時需多加留意。

相關新聞
歐美欲振乏力 東南亞成新投資樂土 (2012-08-12) (圖)
報告:東南亞虎再怒吼 (2012-08-12) (圖)
政局變化快 專家籲提防 (2012-08-12) (圖)
歐債促華出口轉內需 (2012-08-12)
中國慢跑 拉美失蹄 (2012-08-12)
滙控黑氣纏身 盈利倒退9% (2012-07-31) (圖)
靠賣資產充撐 股東回報未達標 (2012-07-31) (圖)
香港亞太貢獻稅前盈利2/3 (2012-07-31)
歐洲業務盈轉虧 (2012-07-31) (圖)
滙控ADR升近2% (2012-07-31)
滙控上半年業績概要 (2012-07-31) (圖)
各地區稅前盈利 (2012-07-31) (圖)
分析師:內地經濟減速可趨緩 (2012-07-30) (圖)
廖群倡擲萬億扭乾坤 (2012-07-30) (圖)
鐵路環保等板塊料跑出 (2012-07-30) (圖)
部分相關受惠股份上周表現 (2012-07-30) (圖)
或張或弛 機構預測兩極化 (2012-07-30)
各機構對內地第三季GDP增幅及CPI預測 (2012-07-30) (圖)
近年內地GDP增幅按季表現 (2012-07-30) (圖)
奧運效應不再 體育股難翻身 (2012-07-2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