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22個省會城市和四大直轄市公佈2011年平均工資,共有11個城市超過了平均水平。圖為領到工資時,打工仔開心點錢。網上圖片
——11市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扭轉收入差距擴大有難度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叢書 廣州報道)8月23日,經中新網財經頻道數據統計發現,目前全國22個省會城市和四大直轄市公佈2011年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其中,廣州以57,473元(人民幣,下同)居首,北京56,061元排名第二,南京則以54,713元排名第三,成都以34,008元墊底。與全國年平均工資水平42,452元相比,共有11個城市超過了平均水平。
數據出爐後,全國網友吐槽數據失實,在網上紛曬自己的月收入,表示自己是「拖後腿」、「被平均」;專家對此認為,工資水平的地區差距、行業差距、崗位差距仍然存在。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任務艱巨而繁重。
東高西低 成都包尾
在顯示數據的26個城市中,廣州、北京、南京包攬平均工資前三名。其中,廣州平均工資最高,為57,473元,北京次之,為56,061元,南京第三,為54,713元;濟南、石家莊、成都分別以35,435、35,132、34,008元處排行榜後三位。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2,452元。與全國年平均工資水平42,452元相比,廣州、北京、南京、杭州、上海、銀川、瀋陽、武漢、合肥、長沙、太原這11個城市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從這26城市的工資來看,排名靠前的大多是東部城市,工資整體呈現出東高西低的形勢。各地網友在數據公佈後,紛紛吐槽數據失實,更在網上掀起了「曬曬自己月工資」的舉動,以證自己所在城市所公佈的平均工資遠高於市民實際收入水平,自己不但「拖後腿」,甚至還已「拖後腰」,在數據中卻「被平均化」。
收入分配方案或年底出台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馮乃林在解讀2011年平均工資數據時指出,2011年平均工資雖然保持了較快增長,但工資水平的地區差距、行業差距、崗位差距仍然存在,有的表現還比較突出。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扭轉收入差距日漸擴大的趨勢,任務艱巨而繁重。他提出,要積極調整收入分配關係,進一步完善工資制度,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工資性收入。
同樣,長期關注收入分配領域問題的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也表示,調整收入分配關係難在涉及利益格局的變化。中央高度重視並著力調節收入分配差距,對於收入分配改革應抱有信心,按照國家總理溫家寶的講話,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今年年底前應該可以出台,目前已進入議事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