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關係大於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而複雜。 網上圖片

蕭 問

 多年前,北島寫了一首《生活》,全詩只有一個字:「網」。

 詩人的心智是平靜的,沒有喧嘩和激憤,好像一位置身世外的哲人,用超然的目光打量人間,只意味深長地寫下一個字。

 的確,生活就像一張網,一張天羅地網,將這網編織而成的,是人與人之間複雜的關係。

 關係,明明存在卻摸不著,操控著一切,肉眼卻看不見。它神秘、微妙、緊緻、瀰散、陰鬱、無聲無息,籠罩、影響並決定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悲歡、前途、命運。

 一個外國人到中國生活,讓他最感驚奇和最難適應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關係。神通廣大的關係,無處不在的關係,能讓人幸福並升騰的關係,也能置人死命的關係,實乃這片大陸之特產,直讓外國佬嘆為觀止、瞠目結舌。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入行不久,便感到社內關係複雜。一些人的心思就沒放在編書上,而是相互吹捧,吃吃喝喝,天天湊在一起搓麻將。奇怪的是,這些人竟都是社裡的骨幹,是各部的主任、副主任。少數幾個編稿水平高、讀書多、有見識的人,在社裡還吃不開,對重大事項沒有發言權。

 總共才幾十來人的出版社,分成了七、八個小圈子。每逢年底評選先進或獎勵優秀書目編輯,各圈子必先推薦自己的人,每次都免不了一番或幾番比拚、博弈。作為出版社社長和總編輯的兩個人,本該置身事外,以大局為重,秉公辦事,但事實恰恰相反,這兩人首先考慮並獎掖與自己關係好的人,對那些自恃有才華、不屑於拉關係的人,睬都不睬。

 流風所及,連一些年輕人也學會了鑽營、奉承和投靠。他們都才從大學畢業,不是趕緊熟悉業務,提高文字編輯水平,而是先看清了局勢,先學會了「混」。一個與我同一部室的姓鄧的小伙子,知道部室郭主任是個大人物,能呼風喚雨,便想方設法接近郭,投其所好,有時窩在郭的辦公室裡,一呆就是兩、三個小時,兩人不知都聊些啥。一天,一位作家來找郭說事,鄧總在那裡,搞得作家無法開口,出來說與我聽。事後我把此事告訴給郭,郭一攤雙手:「有時我也挺煩的,可小鄧老粘著我,我也沒辦法。他的爸爸給我打過好幾次電話,還請我吃了飯,讓我多關照小鄧。我不看僧面看佛面,為了他爸爸,我也不好說甚麼呀!」郭的這番話,才讓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有一次,出版社要提拔一位副主任,好幾個人報名競爭。民意測驗、競選演說、全社投票,好幾輪程序走下來,煞是熱鬧。可有知道內情者對我說,這都是表面文章,沒有用的,誰能當選還是要看社領導的取捨。果然,最後結果一公佈,幾個平時工作不錯、民望不差的人榜上無名,反倒是一個資歷、業績平平的人勝出。社內許多人都知道,此人與社長關係非同一般,兩人不僅是老鄉,而且還是姑表兄弟。

 如此致命的關係,顯然有必要弄清其來源。考察歷史,可以發現,中國在幾千年裡都是亞細亞式的農業社會,以半奴隸制和半封建制為基本社會形態,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關係,是這種社會形態的產物和背景。一個個龐大的家族體系,多是通過家庭聯姻的方式逐漸形成。在家族中一人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輝煌,也不僅是個人努力的結果,這通常需要傾全族之力,甚至全族幾代人之力。所以當個人在仕途上成功後,有責任有義務盡其所能回報家族之恩。家族因你而榮耀,因你而強大,也因你而受益。回報感恩之餘,你還要在家族中選拔接替你的新秀,這不僅是為個人考慮,也是為了子孫和家族的勢力與利益的強盛穩固。

 生活經驗和對社會的觀察提示我,在內地凡員工超過50人的單位,別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政府機關,抑或是民營公司,都幾乎無例外地盛行著關係與關係學。關係盛行的一個後果,是人們思想和價值觀念的扭曲,是對好與差和是與非的評價標準的混亂。我們想一想,一個工作好、能力強、業績優的人,只因為不會或無法走關係,就受到輕視並被邊緣化;而能力與業績一般的人,只因為有關係就十分吃香,春風得意,久而久之,這就讓人看清了,工作好沒有用,學問多也沒用,能力強如果不包括關係強,同樣無用,要想出人頭地,要想混出個模樣,必須得有關係。有了關係,有了背景,再笨再差,也有人照料。所以,工作表現尚可、業績一般就可以了,要緊的是與領導及同事處好關係。如果沒有關係,就要設法找到關係,找到關係,就要維持關係、強化關係,使之親密化、緊固化。這是一個中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是他在這個社會必須學會的本事和本領。

 所以,這些年來,我們看到,在成年人中喜歡讀書的人愈來愈少,真正踏下心來鑽研業務的愈來愈少,學著和學會投機、奉承、討好、取巧的人卻愈來愈多。在許多單位,投機者的比重要遠遠超過讀書人,他們平庸粗俗、混天度日、玩世不恭、嘻嘻哈哈,卻前後可據、左右逢源,遇到好事總能近水樓台,捷足先登。

 關係,如果被權力和掌權者拿來使用,必會導致不公正、不公平,導致能者下、庸者上,導致小到一個單位、大到整個社會的風氣不正,最終會損害民族共同體的實力與進步。我們很難說,中國歷史上的屈辱、幾次民族瀕臨衰亡的險境,與關係特別是家族血親關係對國家的削弱無關。事實上,歷史告訴我們,關係,在使一部分人緊密連結起來的同時,又疏遠和離間了更大一部分的人,自春秋戰國始,以至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幾次關乎民族命運的緊要時刻,是過多的關係考量,導致本該團結對敵的各國與各派軍隊各自為戰,互相觀望,最後被侵略者各個擊破。今天,我們仍然處在一個全球競爭的時代。競爭,說到底,是各個國家和民族的精英之間的比拚,可是,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關係和關係學,阻礙我們的人才成長,扼殺真正的英傑,遴選出來的多是庸才小人。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在關係和關係學中被培養出來的國民,可以獨立、自信、心智健全地與外國人站在同一平台上競爭。被關係抬舉、呵護、嬌寵的國人,到時候真有實力和本領與外國人在各個領域一較高低嗎?當然,唯一可以排除在外的,也許是體育。原因在於,體育競技的殘酷及淘汰率,構成著對於關係和關係學的天然排斥。

 我常想,對一個人來說,令他自豪的,應該是獨立、自信的個性,正直、堅強的人格,是對正義和真理的熱愛,是憑借一己努力在世上立足、成長。只想拉關係、依賴關係投機取巧的人,只能靠關係和關係網才能混跡於世的人,他們現今還在其樂陶陶、感覺良好,其實他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和企圖感到羞恥了。

相關新聞
太白藥王茶 訴說冰雪童話 (圖)
雪域奇葩汲天地靈氣 (圖)
玄宗喜飲藥王茶 (圖)
Travel Info:太白山風景區 (圖)
旅人手記:一串花環一份心意 (圖)
鑒賞家吳慶福 為中華文化留存瑰寶 (圖)
鑒定字畫自成一家 得「吳半張」雅號 (圖)
吳慶福建議辨別字畫真偽六要點:
萬象靈犀:甘肅美術館展逾六百民間奇珍 (圖)
百家廊:關係大於天 (圖)
翠袖乾坤:水果中的紅寶石
海闊天空:白色石頭城
琴台客聚:怒火精神
生活語絲:還葉詩文以清白
隨想國:孤島
獨家風景:艾薇塔情結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