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馮婷芝)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上政府盡展願意溝通、尋找共識的態度,但部分反對人士依然無視,表明只要政府不撤回科目,就是沒有理會他們的訴求。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昨便公然呼籲大專生於9月11日罷課,為教協的罷課計劃作「先鋒」。有學界人士批評有關做法極端,表示看不到癱瘓大學教學工作和反國教科的關係;另有家長擔心這些激進行為會教壞中小學生;亦有婦女團體認為,大學生應有更高水平,該循更理智的方式去表達意見。
大專生教壞中小學生
學聯發動大專院校師生於「911」下午到中文大學「百萬大道」罷課4小時,目前共有10所院校學生響應,包括8大、樹仁大學及恒生管理學院,估計有逾千名大專生參加。中大校長沈祖堯表示,尊重師生選擇,校方會在場地方面配合,但教學活動亦會如常,他指校方一直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認識國家,並要懂得在兩者當中取得平衡。
教育政策關注組主席張民炳表示,雖然大專生有自己的自由,但認為罷課手法極端,亦看不到癱瘓教學工作和反國教科的關係。對於有大學教職員亦鼓勵學生罷課,他慨嘆指:「是否一定要以這樣的手法呢?安排補課要訂班房及配備,用的都是公共資源。」
觀塘區家教聯會主席奚炳松亦表示,學聯「不撤回等同不理會」的想法並不理性,以「先鋒」的姿態去舉行罷課,他擔憂這些舉動會教壞中、小學生,令他們以為只要作出激烈舉動就可令別人「聽話」。
香港婦女發展聯會主席葉順興則指,大學生理應有更高水平,應理智分析事件及表達意見,完全沒有需要作出罷課舉動。
諮詢開科學校被施壓
另外,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被「妖魔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部分推行該科的學校遭反對派激烈攻擊,甚至有一早表明會先諮詢家長才決定國教科去向的學校亦被施壓。昨日,幾名優才(楊殷有娣)書院的校友在學校外舉行簽名行動,反對母校開展國民教育。教育界人士呼籲反對者不要過分敏感,更要相信學校的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