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娜指網球是項孤獨的運動。 法新社
——喜歡網球 願意付出
中新社北京12日電 「其實年齡真的不是問題,因為我喜歡這個項目,無論為它付出多少,我都願意。」談到何時退役時,30歲的法網冠軍李娜如是說。12日晚,法網冠軍李娜攜新書《獨自上場》做客北京大學。近5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在一個半小時裡,這位網壇「亞洲一姐」用真實和坦率獲得了「90後」學子的陣陣掌聲。
李娜說,參加完今年的比賽,幾乎所有中國記者都會問:「你什麼時候退役?」而外國記者很少會這樣問。「今天我想很慎重地說,我現在狀態很好,年齡不是問題。網球是一項孤獨的運動,當你獨自上場,你就開始了一個人的戰鬥……你要隨時挑戰自己;不管輸球贏球找不到任何可以埋怨的理由,不管結局好壞都要你自己一個人去承擔,希望我的故事可以激勵不同年齡段的人。」這是李娜寫作該書,並取這一書名的原因。
身體不允許 才考慮退役
書中,有她跌宕起伏的賽場傳奇,有她與父母親的複雜情感,有她與丈夫姜山相愛14年的甜蜜,也沒有避諱她與舉國體制、教練、媒體的恩怨情仇。李娜的成長極具話題性。她站在舉國體制與職業化的交叉點上,她曾一度退役,她動過3次大型手術,每次都面臨退役的威脅;但李娜覺得自己目前的狀態很好,如果有一天起床覺得身體條件不允許了,才會考慮退役。
練羽毛球被淘汰 跌跌撞撞到今天
2011年6月4日,李娜在巴黎獲得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冠軍。29歲的李娜實現了人生第一個夢想。這場決賽吸引了約1.16億中國電視觀眾收看,創下中國單場網球比賽電視直播觀眾數目的紀錄。從那時起,李娜的名字開始被更多人知道。
也是從那時起,李娜的人生完全改變。李娜坦言,「拿到冠軍了,許多人看到我有多少贊助商,但沒人看到我的人生一團糟。因為這個冠軍,我要面對以前沒有經歷的問題,而且找不到任何人傾訴。」緊接著,她經歷了持續半年的狀態低迷,也因為如此,她萌生了寫書的念頭。
其實,李娜第一次練的項目是羽毛球。在身為羽毛球教練的父親規劃中,李娜應該站在悉尼奧運會羽毛球單打賽場上;但因為姿勢的原因她被淘汰了,這時卻有啟蒙教練看中她,對她說:「你該練網球。」
那時候網球一點都不普及,但李娜卻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很感謝網球這個項目,它讓我變得比自己想像的要堅強。網球並不是只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贏球的項目,要對抗觀眾、對抗天氣、對抗場地、對抗對手,在場上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跟自己交流。」
談及自己面對媒體的「火爆」脾氣,李娜笑言:「每次說完第一時間覺得很痛快,但第2天看到報道時就不那麼痛快了。」她說也有記者斷章取義的部分,她永遠堅信「行勝於言」。曾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的李娜還告誡想當體育記者的學生,「實事求是」是做記者的第一要義。
李娜依然向學生們展現了自己的坦率與睿智:「如果說我不需要錢,那是假話,如果沒有錢,我沒法負擔我的團隊,沒有我的團隊,就沒有人為我付出。不要說一個運動員幸運,因為這是對他的艱苦付出的否定。通往夢想的路上很艱辛,但一定要堅持。就算夢想沒有成真,也可以通過努力達到一定高度。」李娜這樣告訴年輕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