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金一代」中的6位成員周蘇紅(右起)、楊昊、劉亞男、趙蕊蕊、王一梅及馮坤。 中新社
2012年8月7日的倫敦伯爵宮體育館,奧運會女排1/4決賽,中國女排兩度落後兩度追平,卻仍在浪費多個賽點後惜敗無緣四強。賽後,女排姑娘們流下了不甘的眼淚,她們不甘輸給近十年勝多負少的日本,不甘多年的堅持功虧一簣,更為大梅傷癒不到百天卻拚滿五局感到不甘。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中國女排就這樣陷入了20年的輪迴。2004年中國女排時隔20年再奪奧運冠軍,4年後與88年一樣摘得銅牌,而8年後惜敗無緣四強,中國女排重演了1992年巴塞羅那似的慘痛回憶。
去年女排大獎賽結束後,自由人張嫻在微博中寫道,那將是她本人和魏秋月、馬蘊雯、徐雲麗和王一梅最後一次代表國家隊出戰該項賽事。全運會後這些主力隊員都將退役,俞覺敏也將卸任,屆時中國女排將變成一塊「燙手山芋」,因為她面臨著太多的困難。
誰來接「爛攤子」?儘管帶隊期間也有亮點,曾收穫世界盃季軍從而直通倫敦奧運,俞覺敏的執教還是受到了廣泛的質疑。魏紀中就曾多次指出,俞覺敏在用人以及現場指揮上都有問題。而亞洲盃後俞覺敏離任,誰又能接下女排這個「爛攤子」呢?難道是女排的幕後軍師郎平,抑或是近20年最成功的陳忠和?
主力替補差距大。「流水的隊友,鐵打的小惠」,用這句話形容近幾年的中國女排一點也不為過。「全勤戰士」惠若琪的地位無人可替,而奧運豪賭大梅以及「超齡新人」楚金玲的加盟,更是昭示著女排主攻人才的匱乏。另外在二傳和接應位置上,中國女排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極端追求高大化。為了盡早出成績,地方隊伍追求高大化以及更看重進攻的訓練方式,導致中國女排下三路技術已與近鄰日韓拉開明顯差距。技術粗糙從而丟掉拿手的快速多變,成了中國女排掉入二流的根本原因。
後備力量極度匱乏。近些年女排成績不好時,很多人強調是後備力量構成的塔基不牢,才導致塔尖優秀人才的匱乏。而國青、國少女排近年的表現也證實了這一點。2009年,國青女排和國少女排,分別位列當年世錦賽的第10和第13,創下了歷史最差戰績。
從2010女排世錦賽的第10,再到倫敦奧運無緣四強,中國女排在世界二流中游走。主力輪番上陣仍無緣亞洲盃三連冠,中國女排已告別亞洲頂尖。希望中國女排正在經歷的是陣痛,而並非已跌入尚未探底的低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