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我時常想,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會快樂得多,因為我會懂得找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相信很多朋友都曾有此想法,因為當我們有相當的經歷,我們就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適合做些甚麼。我認為,應當將這種想法套用於下一代。
了解天賦 因材施教
現代的家長習慣填鴨式訓練子女,美其名是多元嘗試,但更多是讓孩子走了冤枉路。要讓孩子健康地學習,第一步先要了解小朋友的天賦本質,因材施教,這亦是學習道路上事半功倍的不二法門。
IQ測試忽略創意才能
傳統智力觀認為智商(IQ)代表一個人智力的全部,或是以語文及數學推理作為主要代表。1983年,美國發展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就批評這種窄化智力範疇的理論,指有關測驗結果無法完整詮釋一個人的智力。
簡單來說,一個人的才能不止於此,例如創意、身手或表演等才能全不能從IQ測試中顯示。所以如果判斷一個IQ分數不高的人為智力較低是錯誤的。
多元智能理論助全面評估
Howard Gardner從而提出「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指出每一個人應有不同的智能組合,並配合真實的評估。這一套理論固然涵蓋了IQ和EQ,但不僅於此。它有助於課程及教學理論的學者及教育實務工作者更進一步認識與發展學生的潛能,同時亦可透過在真實情境中評量來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
「多元智能理論」以學生為中心,每位學生都具有8項智能,各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優勢智慧。Howard Gardner起始時提出的七大智能包括「語文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體動覺智能」、「人際溝通智能」及「個人內省智能」。其後提出「自然觀察智能」成為第八項智能。
現今的八大智能均擁有充分證據支持,亦證實每人均具備這8項智能。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重要步驟,在於先辨認自身每項智能的本質,然後在學習及生活中尋求發展它們的方法。
■鄭雅迪(Athena Intellects)
(標題及小題為編輯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