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太行山十一將帥雕塑群。香港文匯報太原傳真
短暫10年間,山西像深加工煤炭一樣打造文化精品,實現了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廣靈剪紙遠銷歐美、亞洲等國家和地區;平遙漆器、長治堆錦、孝義皮影等傳統文化產業獲得新生。從話劇《立秋》到《一把酸棗》,晉韻經典走出國門,震驚世界舞台;從萬場戲劇下鄉到城市居民免費看戲,全省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基本形成。豐富多彩的文化,給山西3,400萬人民生活注入新文化內涵,勾勒出一幅「萬民共享文化盛世」的美麗畫卷。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吉曉明、王寬應
長期以來,山西受「重煤輕文」思想的影響,煤越挖越少,甚至帶來地面塌陷,環境污染、河水斷流等災害。慘痛的歷史教訓,讓山西在反思中重新定位發展的路徑。而文化是反映社會現狀的重要載體,是鼓舞鬥志、教育人們的重要手段。
經濟轉型 文化先行
山西歷史悠久,擁有文化資源的獨特優勢。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提出,大集團運作,大景點支撐,大服務引領,大會展集聚,將文化發展當作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的「先頭部隊」,奏響文化領域大變革的集結號。短暫3年,山西演藝集團、影視集團、廣電信息網絡集團、出版傳媒集團、報業傳媒集團、廣電傳媒集團相繼問世,標誌著山西文化產業進入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嶄新階段。2011年,山西省文化產業驅動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二。被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門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地區」稱號。
山西文化復興之路從話劇《立秋》起步,歷經十年寒暑,逐步實現了從舞台精品到圖書、出版、影視、動漫、工藝、旅遊等領域集群產業化的轉變。呈現出大集團運作、大手筆製作的發展趨勢,構成了增長速度快、發展後勁足的產業鏈。革命老區武鄉縣,整合當地八路軍紅色文化資源,投資5億多元打造了八路軍文化園、游擊戰體驗園、大型實景劇《太行山》等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去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165.8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11.6億元,增長78.6%。有力帶動了現代物流、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發展。
《立秋》出國 場場爆棚
在山西文藝圈內流傳著「一台戲救活一個團」的故事:那是2004年,瀕臨倒閉的山西話劇院「靠貸款支撐」推出原創話劇《立秋》。該劇以明清時期山西商幫「走西口」苦難經歷為藍本,演繹晉商「寧可失財千萬,不丟誠信一毫」的悲壯史詩。或許生活本身比戲劇更為悲壯,就在《立秋》綵排即將收尾階段,著名導演陳顒女士因突發心臟病猝死排練場,副導演查明哲含淚接過恩師遺作,完成了師生間的生死接力,寫下中國話劇史上感人一頁。
用鮮活生命鑄成的《立秋》在國家大劇院首次公演,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和轟動,堪稱「新世紀中國話劇的里程碑」。該劇先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70多個城市巡迴演出。2006年,首次走出國門遠赴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場場爆棚並受熱捧。由著名導演張繼剛執導、山西歌舞劇院原創舞劇《一把酸棗》,緊步《立秋》後塵,搬進美國最高藝術殿堂肯尼迪藝術中心連演4場,《華盛頓郵報》稱讚《一把酸棗》是中國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實景劇展示「晉善晉美」
最近,張藝謀團隊入晉巨資打造《印象五台山》、《印象平遙》大型實景劇,向世界展示了「晉善晉美」的新形象。山西出版傳媒集團「下海」後,首創年銷售收入47億元,利潤增長9倍的神話。山西動漫實現了零的突破,幾年間完成動漫作品150餘部,合計3萬多分鐘,2011年產值達15億元。晉商文化是山西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點。發掘晉商文化資源,發揮區域人文地理優勢,使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間文化和現代文化相互滲透;傳統工藝以廣靈剪紙、平遙推光漆器、長治堆錦、絳州澄泥硯、山西特產大禮包等工藝產品為開發重點,形成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傳統工藝品系列。據國家統計局發佈,2010年山西省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87.4億元,比上年增長25.4%.其中,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38.5%,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4個百分點。近3年山西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平均以25%的速度遞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