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左二)在鄱陽湖調研。 資料圖片
——鄱陽湖品牌效應凸顯 名湖經濟一枝獨秀
隨著中國進入區域經濟時代,各地紛紛上馬「經濟特區」,江西這片紅色革命聖地獨樹一幟,毅然堅持「綠色崛起」。2009年12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以此為試點,江西打造中國最大的「生態特區」。江西省委書記蘇榮稱,「特區」之「特」在於將生態和經濟融為一體,「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香港文匯報記者 程相逢、陳融雪
蘇榮表示,江西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又是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的省份。在綠色崛起的路上,江西不僅整合國內資源,調動地方政府、民間組織和廣大群眾的參與,也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引入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的支持。
2012年8月26日,來自五大洲的200多名中外來賓相聚江西共青城,參加首屆中國(九江)鄱陽湖國際名湖友好交流大會。會上,江西副省長洪禮和指出,2011年,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財政總收入分別佔全省的58.8%、58.7%和51.6%。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鄱陽湖水深穩定在3米以上,濕地保護面積穩定,生態多樣性保持穩定,環境質量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與九大名湖締結友好
9個世界名湖代表與鄱陽湖締結了友好關係,以尋求在信息共享、文化旅遊、科技發展和環境保護等各領域建立長期、穩定、全面的合作關係,共同促進世界名湖的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這9個世界名湖包括俄羅斯貝加爾湖、匈牙利巴拉頓湖、日本琵琶湖、新西蘭北島盧托魯阿湖、肯尼亞納庫魯湖、芬蘭奧盧湖、美國肯塔基湖,以及中國第一大鹹水湖青海湖和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根據《友好名湖協議書》,締約名湖將圍繞「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攜手前進、和諧發展」的目標,本著「友好互信、平等互惠、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在經濟、社會、科技、資金、管理、文化等方面建立長期的友好合作關係。
經濟區建設 生態優先
蘇榮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本質內涵可以概括為四句話:「特色是生態,核心是發展,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目標是探索和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
數據顯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承載了江西全省60%的經濟總量。目前,已有45個國家部委和央企與江西簽署了共同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兩年多來,已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一是重大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列入規劃實施方案的405個重大項目有300多個已啟動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近5,000億元;二是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強,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兩年完成造林792萬畝;三是生態經濟快速發展,商貿物流、金融保險、生態旅遊等服務業快速發展;四是先行先試加快推進,啟動了「五河」及東江源頭生態補償試點,林權交易走在全國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