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商議多年,但臨近諮詢期屆滿,反對派試圖將計劃推倒重來化整為零。為貫切全民共議的規劃方向,政府在諮詢期結束後,考慮到社會意見普遍關注公營房屋比例、生態公園綠化基礎設施與興建住房比例,並要求引進「港人港地」政策,先後多次公開表明會重新檢討3個新發展區的房屋密度,全面研究上調住宅密度的可行性,尤其是增加公營房屋比例,同時計劃在生態公園增設生態農業區,並保留公園北面及南面兩塊土地,以及將粉嶺北虎地坳的土地發展為農業地帶。
引入「港人港地」政策
針對外界對新界東北新發展計劃的爭議,政府在諮詢期結束後,清楚表明計劃方案有優化空間,包括適度引入「港人港地」政策。
特區政府於早前公布的「港人港地」先導計劃,並率先選址位於啟德的兩幅地皮,務求確保樓價平穩發展,因應新界東北新發展計劃中無提及「港人港地」政策,外界擔心會淪為「深圳後花園」,為此,港府表明會適度引入「港人港地」政策,以照顧港人房屋需求,但現階段不宜決定實際所佔比例。
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
在私營房屋比例方面,據政府原規劃建議,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為43:57,有人就質疑公私營房屋比例不當,甚至有意大肆興建豪宅樓房。其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澄清,43:57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絕非硬指標,當局聆聽各個持份者意見後,有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的空間,以至考慮在賣地條款中,規定中小型住宅供應量所佔比例。
設生態農業區置復耕
在生態公園綠化基礎設施跟住房興建比例方面,當局明白到有原區居民盼望原區復耕,計劃在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內設立生態農業區,並保留公園北面及南面兩塊土地,以及粉嶺北虎地坳一塊土地作為農業地帶,相信有助受影響農戶覓地復耕。此外,針對受影響的農戶,當局亦會提供特惠津貼、技術支援、低息貸款,至於漁護署亦會協助農戶購買或租用農地復耕。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