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集體智慧:投「經民聯」共享資源擴影響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17]     我要評論

 立法會第二大政團「經濟民生聯盟」於早前成立,工程界議員盧偉國成為了其中一員。盧偉國在訪問中坦言,儘管有不少業界支持者希望他在加入議會後維持獨立、無黨派的身份,但自己「只得一把聲」,相信加入「經民聯」,在探討議題時就可以集合議會內的工商專業界議員的集體智慧,更可「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在議會中的影響力。

 盧偉國在訪問中坦言,在選舉期間,有業界支持者希望他當選後可以保持獨立身份,不加入任何政黨或政團,但他擔心「(在議會內有)70把聲音,我只是裡面的其中一把」,孤軍作戰將難以發揮影響力,故當選後考慮與其他獨立議員合作,最終選擇了加入了由工業專業界獨立議員籌組的「經民聯」。

 他相信,透過聯盟形式的合作,在探討不同議題時就可以發揮集體智慧,尤其是倘自己孤身一人,可以加入的事務委員會數目有限,就可以「分工合作」,涉及更多更廣的議題,發揮「資源共享」之效,令自己可以更全面了解政府政策及立法會的事務。

業界朋友組「智囊團」

 所謂「得道多助」,除了議會內的盟友外,盧偉國也得到業界熱心朋友的支援。他說,自己在過往工作上經常與業界朋友接觸,了解他們的心聲,並在立法會選舉時將他們的聲音納入其競選政綱之中,進一步取得更多人的支持和積極回應,選舉活動也得到他們的支持,而自己在選舉後一直保持緊密聯繫,有業界的熱心朋友更組成了「智囊團」,初步籌組了多次會議,與業界朋友探討共同關心的問題,並向他提供意見。

政策研究需學習

 盧偉國表示,工程界已就香港的工程發展、產業發展等議題探討多年,而自己未來會依重多年來與業界建立的聯繫,故相信當議員不會是一份「全新」的工作,但由專業界轉至議會工作,由以往注重的實務性工作,轉為政策議題的研究和審議,需要一個學習過程,尤其是要熟習立法會的《議事規則》,希望議會內有議會經驗的同事可以提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譽東

相關新聞
國民教育是崇高教育 (2012-10-17) (圖)
立會新星:盧偉國:盼基建平衡發展 免非做死即餓死 (2012-10-17) (圖)
集體智慧:投「經民聯」共享資源擴影響力 (2012-10-17)
海難善後得當 特首民望大升 (2012-10-17)
葉國謙:防「拉布」修訂非扼殺討論 (2012-10-17) (圖)
梁愛詩《回歸以來的法律挑戰》演講的有益啟示 (2012-10-16) (圖)
低資標時侍產假 潘兆平誓企硬 (2012-10-16) (圖)
不問回報:唻迨u運30載 捱義氣無怨言 (2012-10-16)
得罪大佬:胡志偉唔得寵上位無望 (2012-10-16)
DBCR旗 毛孟靜踩多腳 (2012-10-16)
指點江山:警惕「去中國化」成為香港經濟發展最大瓶頸 (2012-10-15) (圖)
主動去信求重誓 黃毓民死口唔認 (2012-10-15) (圖)
立會周三辯國教 吳克儉:已作多方面平衡 (2012-10-15) (圖)
葉太撐詩姐言論無問題 (2012-10-15) (圖)
「若入行會不公開唱反調」 (2012-10-15) (圖)
立法會議員宣誓「玩洁v對社會影響極壞 (2012-10-12) (圖)
「咳走共和國」玩出火 黃毓民知衰求重誓 (2012-10-12) (圖)
觀升旗喧嘩違《觀禮規則》 (2012-10-12) (圖)
財爺晤程永華參觀森大廈 (2012-10-12) (圖)
澳門危樓住戶獲發緊急津貼 (2012-10-1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