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茂波指政府正採用兩大策略,務必要增加土地供應。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香港住屋問題困擾民生,住宅樓價已超越1997年水平。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報章上發表題為「為香港人寸土必『增』」的文章,表明現屆政府正以多管齊下方式,並採用兩大策略,除開拓土地資源外,亦善用現有土地,務必要增加土地供應,從根本上扭轉供求失衡的情況,令市民安居樂業,社會經濟穩步發展。他又謂,在善用土地資源的大前提下,當局有需要檢討丁屋政策,但涉及法律、環境、土地規劃等複雜問題,需要審慎檢視。
港府提出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備受爭議,有人批評當局刻意囤積土地。公共專業聯盟召集人黎廣德本月10日於《明報》一篇文章上提及,本港有4,000公頃閒置政府土地,可興建38萬個住宅單位及2,400萬平方呎寫字樓或商場,質疑政府刻意丟空土地不用,甚至抑壓土地供應。陳茂波遂於昨日發表題為「為香港人寸土必『增』」文章,反駁有關說法。
適合建屋土地有限
陳茂波表示,該4,000公頃「空置土地」是指不同用途、未經批租或撥用的官地面積,其中「住宅」、「商業/住宅」及「鄉村式發展」用地共有2,153.7公頃。他稱,個別地塊是否適合發展,除考慮基建配套,亦要扣除不適合發展或發展潛力相對低的土地,實際只剩餘391.5公頃「住宅」、「商業/住宅」用地,及932.9公頃「鄉村式發展」土地。
陳茂波表示,部分土地仍有不少形狀不規則的地塊,又或土地分佈比較零散、基建設施方面限制大,並非全部適合作房屋發展,不少區議會亦對「見縫插針」式的發展表達憂慮,若要在所有這些「空置土地」上大量興建房屋,現實上是不可能的。
開拓土地增加供應
面對本港土地不足的情況下,要增加整體土地供應,陳茂波強調必須採用兩大策略,包括開拓土地及善用現有土地資源。他稱,開拓新增土地,須通過規劃及工程研究、平整鄉郊土地、進行移山填海造地等,以供大規模、較高密度發展。他續稱,這是過往市區或新市鎮一貫使用的發展模式,亦是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準備採取的方法。
至於如何利用現有土地方面,陳茂波指行政長官早前宣佈將36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及其他政府用地改作住宅發展;當局亦曾提出將部分政府設施搬進岩洞,騰出土地作其他發展,便是當中的例子。他又謂,當局亦透過市區重建及公營房屋重建等方法,增加土地供應。他強調「對於有可能提供作發展的土地,一定不會放過。」
當局推短中長措施
陳茂波表示,現時公屋輪候冊有近20萬戶,住宅樓價亦已超越1997年水平;住宅及商舖租金節節上升,都證明香港市民住屋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因為供求失衡而受到嚴重影響。他續稱,當局正以多管齊下,積極開拓土地資源,並建立土地儲備,去年公布的6項增加土地措施,部分可供應的土地數量有限,部分須視乎市場反應,當局難以完全掌控。
陳茂波表示,本港整體土地面積、已建設土地面積或住宅土地面積,近年增長均大幅放緩,當局須從短、中、長期的措施著眼,推動新發展區及研究維港以外適度填海的方案,社會亦必須就土地供應的問題展開討論,作出取捨。當局現正研究釋出2,571公頃的土地資源(見表),當中包括新界東北發展區,以及東涌新市鎮擴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