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琵琶×原住民音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今年的新視野藝術節中,中國琵琶演奏家吳蠻將與來自台灣的排灣族和布農族上演一場跨越文化、地域的別開生面的音樂會。音樂會中將不僅有傳統的琵琶與原住民音樂,還有兩者互相融合而創造出的新的音樂語言。除了琵琶的古曲,其他所有琵琶參與的樂曲都由吳蠻改編創作或作即興演奏,將帶給聽眾許多驚喜。

 在此之前,吳蠻親自前往山區,與原住民朋友交流排練,愉快的體驗讓她至今難忘。布農族以打獵和務農為生,住在比較高的山區裡,全村只有幾十戶人家,每家男女都會唱歌。他們在唱歌前喝自己釀的小米酒,告訴吳蠻山裡氣候潮冷喝點酒可以暖身;排練時,當歌聲和琵琶聲響起,村裡就像慶典一樣,全村的小孩、老人還有貓狗都陸續趕來看大家排練。「那邊飄來一陣陣烤山豬的香味,這邊狗貓圍著我聽琵琶,這樣愉快的體驗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而與排灣族小朋友相處的經驗,也讓她大呼不可思議。

 音樂會的時空跨度非常大,從古代到現代,從中原西部草原再到台灣山林,在吳蠻精心的編排下,聽眾會欣賞到漢人和台灣原住民兩種音樂文化結合、創新的過程。首先由琵琶在古老的「夕陽簫鼓」聲中帶領聽眾在「鐘樓鼓聲」和「月上東山」的意境中慢慢走進布農人的山裡,聽他們唱著「收工歌」、「關懷歌」;而在排灣的笛子與琵琶對話中,大家可以聽到孩子們的「思念」歌聲;還有來自中國西南山寨的彝族年輕人「舞曲」到排灣人的男女對唱「情歌」;從布農山裡人的「打獵」、「飲酒歌」到西部哈薩克草原人的「放牧打獵」音樂;從排灣童謠「手帕在哪裡」、「誰在敲打」到布農的「小米祈禱」……透過音樂,一段段故事,一幕幕純樸、帶有原生意境的畫面傾瀉而出,帶著觀眾踏上美麗的音樂旅程。

 音樂會以「布農八音」作結也有特殊的涵義。布農族的八音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合唱形式,通常由十幾個男子圍成圈子,由一個領唱人帶頭唱一句,其他人跟著合唱,從低音到高音,最後到達一種聲音和精神合二為一的神聖境界。沒有任何樂器參與,完全用人聲發出世界上最奇妙的多聲部人聲。此歌通常為祈禱豐收小米而唱,因此叫《小米祈禱》,因為同時發出了八個聲部所以叫「八部合音」。吳蠻指出:「我每次聽布農大哥們演唱時,我的頭都會隨著歌聲慢慢抬起,仰望天空並進入一個超脫的境界中,充滿了力量和希望。所以以布農族的《小米祈禱》作為音樂會的結語,是希望觀眾在音樂會最後也能與我一樣感受到這種精神力量且有更深的思考。 」 ■文:伍麗微/攝影:Lee Ming Shen

吳蠻與台灣原住民朋友

時間:11月15日 晚上8時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相關新聞
大鬧天宮 何應豐 尊重生命的每一絲卑微 (圖)
敢觀舞台:經典與劇場的crossover (圖)
琵琶×原住民音樂 (圖)
有關男旦的影像紀錄 (圖)
影音館:《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人工情感 (圖)
流金歲月:章國明與《邊緣人》 (圖)
同步放映:同步戲《浮士德》:靈魂與慾望的掙扎
百家廊:探訪「神仙之府」——歸龍山 (圖)
琴台客聚:中外群英會錄
翠袖乾坤:「舞男」的蛻變
古今談:買樓的支票陷阱
杜亦有道:幾乎名留千古
演藝蝶影:黃家開放日
此山中:名模再檢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