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邊防官兵在馬多依上寨的示範大棚。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樹勇 攝
——整村推進興邊 培植產業富民
興邊富民工程實施11年,紅河邊境3縣發生了深刻變化:促進了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改善了邊境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培育了助農增收的優勢產業,樹立了國門形象,維護了邊境穩定。 ■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樹勇 雲南紅河報道
基礎設施興邊
走進河口南溪村馬多依下寨,瀝青道路直達村口、鄉村大舞台寬敞明亮、被當地人稱為「衛生路」的水泥路通達家家戶戶、民居錯落有致、壩塘蓄滿了水,魚兒歡快地游弋。
陪同記者採訪的河口縣扶貧辦副主任董高峰介紹,鄉村道路硬化、民居改造、壩塘建設等基礎設施,讓鄉村面貌有了明顯改善。去年一年,該部門投入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已達百萬元,加上整合其它項目資金,該村去年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超過了170萬元。
該縣瑤山鄉梁子村民小組的民居改造也是一例。該村民小組採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方式,以每戶補助4萬元、群眾出資3萬元的標準,改造以前的土基房、杈杈房為具瑤族元素的民居,完成了全村75戶的民居改造,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2012年,紅河州投入邊境三縣扶貧資金13011.5萬元,實施整村推進項目177個,安居工程1020戶,易地搬遷925人,勞動力轉移670人。2011年當年解決3個邊境縣16706貧困人口溫飽問題。
培植產業富民
種了20多年香蕉的專業戶黃保明,如今有了多種產業:山上種橡膠、柚木等經濟林木,平地建起了9個大棚種果蔬。
「單一產業風險太大。」黃保明以前以種植香蕉為主,由於遭遇低溫寒害、市場價格波動等原因,曾一年內虧損30餘萬元。如今,經濟林木是長線產業、大棚果蔬一年多熟,每個大棚可以為他帶來超過萬元的收入。「香蕉不行有大棚;果蔬一季不行還有下一季。」自稱調整了產業結構、有了多種產業的黃保明沒有了後顧之憂。
南溪村總支書記何強介紹,馬多依下寨還準備發展鄉村旅遊。鄉村大舞台建起來了,壯家餐廳在醞釀之中,膠林放養山雞的項目也在論證。「遊客可觀賞民族歌舞表演、可下壩塘撈魚、可進膠林捕捉山雞、可進大棚採摘果蔬、可品嚐地道的壯家風味菜餚。」在何強的描述中,記者也不禁神往。
目前,紅河州邊境3縣培植發展了香蕉、橡膠、草果、花椒、藥材、茶葉精加工、大棚蔬菜種植、栽桑養蠶等特色產業,增強了經濟發展後勁,為邊民持續增收奠定了基礎。
科技知識武裝
在河口採訪,不時可見 「樹下課堂」:田間地頭的空地上,豎起一塊水泥黑板,看似簡陋卻作用不小。一片大棚邊上立起的一塊標語牌上書寫的「披甲耕田 授民以漁」,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駐當地的邊防官兵的示範基地。
河口地處亞熱帶氣候帶,歷史上少有蔬菜種植。馬多依發展大棚果蔬產業,經歷了一個過程:起先由村官種植示範,讓群眾直觀地看到產業發展前途。「沒有多長時間又有產品賣了,起先群眾很奇怪。」黃保明回憶起當時示範大棚果蔬時,繪聲繪色地說。
農技人員來到田間地頭,講授蔬菜種植技術、講解注意事項、現場解決病害,「州植保站的范站長都來講過課」。
河口把鬆散經營、力量弱小的農民組織起來培訓,農業科技快速推廣應用,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綠春組織科技人員背上教材,巡迴全縣20戶以上的711個自然村,開展實用技術培訓;金平的大規模科技培訓,多次因人滿為患而把上課地點從室內搬到了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