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四措施應對環境引發群體事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十八大報道組 莫豐齊)十八大提出了「美麗中國」新目標,為中國的生態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見圖)昨天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正處在環境方面的敏感時期,要從加強環評、信息公開、群眾參與及健全機制等四個方面採取措施,防止和解決由環境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周生賢強調,凡是重大建設項目,都要進行社會風險評估。

 周生賢說,中國的環境污染狀況,目前呈結構性、疊加性、壓縮性、複合性特點,局部有所好轉,總體尚未遏制,形勢依然嚴峻,壓力繼續增大。解決中國的環境問題難度很大。實踐證明,正確的經濟政策就是正確的環境政策。

將環保融入經濟發展中

 周生賢表示,此次十八大報告中,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是一個亮點,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來達到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樣一種目標。其核心問題,是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要盡快改變目前的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增長,以及單純依靠行政手段來保護環境的傾向。要真正使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發展之中,成為應有之義。他說:「離開經濟發展講環保,那是緣木求魚;離開環保談發展經濟,那是竭澤而漁。」

 有記者問到,今年以來,寧波、四川什邡、江蘇啟東都相繼發生由環境引起的群體性事件,環保部門是何態度?

 周生賢回答說,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出現一些環境問題,這是規律。當前中國經濟社會事業已大為發展,環境問題正處在敏感時期。以上幾個環境社會群體事件,初步分析大體上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未批先建;二是在環境影響評價方面有待進一步改進;三是也有所在地政府的執政能力問題;四是有關重大項目社會風險評估的法律、機制不健全。

進一步擴大群眾參與環評

 周生賢指出,要規避此類事件的發生,須從四個方面來採取措施:第一,加強依法環評,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行事。第二,大力推進信息公開,把環境影響評價所涉及的信息,包括各級政府所做的承諾,全部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第三,進一步擴大群眾參與力度,在讓更多的人都知道上下功夫。第四,建立健全社會風險評價機制,從源頭上預防突發事件。周生賢透露,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已經有了明確規定,凡是重大建設項目,都要進行社會風險評估。

 周生賢強調,環保部門已形成一個共識,即要走「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中國環保新道路,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是通往美麗中國的一個路標。「美麗中國」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目標、內容和要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要把握三個問題:第一,從戰略的層面,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搞好頂層設計。第二,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全過程進行謀劃。第三,從環境的角度制定環境經濟政策和環境質量標準。

相關新聞
內地明年興建600萬套保障房庇寒士 (圖)
內地住房保障體系
內地助億萬農民工進城落戶 (圖)
農民工權益「十有」
織起世界最大醫保網 (圖)
建房數字 記者「窮追」 有問即答 部長「違規」 (圖)
大會今日看點
四措施應對環境引發群體事件 (圖)
十八大今預選中委 (圖)
十八大報告傳遞多項改革新指向
本報社長向央視介紹十八大報道 (圖)
特寫:港媒關注中委預選情況
百代表開微博 「公開是個好東西」 (圖)
「微客」評價微博
蔡奇:提拔官員 下問社區
民眾建言塞爆郵箱 (圖)
萬千「網言」盼直達中央 (圖)
記者手記:擁抱「微時代」 轉向「服務型」
農民工代表盼城市安家 (圖)
黨代表倡放寬保障房申請標準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