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亞
11月18日至20日,溫家寶總理將和亞太國家領導人齊聚柬埔寨金邊,出席第15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東盟與中日韓(10+3)合作15周年紀念峰會和第七屆東亞峰會。這是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剛剛勝利閉幕後,中國領導人一次重要的周邊外交活動,受到廣泛關注。
各機制並行 合作成果輝煌
誕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東亞合作,今天已經枝繁葉茂,碩果纍纍。東亞已經形成10+1、10+3、中日韓、東亞峰會等各機制並行發展的良好局面。中國—東盟貿易額十年間增長了6倍,中國連續三年穩居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中國還保持著日本、韓國和印度等亞洲主要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日本、韓國也相繼同東盟建立了自貿區。10+3區域外匯儲備庫建成,規模已擴大到2,400億美元。亞洲債券市場建設和10+3大米緊急儲備等倡議也取得重要進展。當前,東亞合作繼續呈現勃勃生機,地區內經濟增長動力不斷凸顯,發展前景持續看好。
東亞合作能有今天的局面,來之不易,既得益於地區各國長期以來的團結合作,更是在困難時期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結果。東亞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求合作,謀發展,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東亞國家共同面臨的重要任務。此外,東亞地區資源豐富,市場廣闊,發展前景看好。通過擴大合作不斷深化域內相互依存,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積極探索和完善東亞自主發展之路,是各國的共同追求。經過多年發展,東亞合作已成為各國抵禦經濟風險的有力保障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
三大期待 攜手應對危機
對中國而言,周邊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對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因此,中國十分重視東亞區域合作,多年來也作了很大投入。當前,在美國經濟持續不景氣、歐盟深陷債務危機、東亞地區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增大背景下,繼續牢牢把握東亞合作的發展主題和方向,不斷拓展和豐富東亞合作的內涵和外延,是中國和亞太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本次會議能否向外界發出攜手應對危機、聚焦發展合作的信號,備受各界矚目。歸納起來,人們對會議有三個期待:
一是深化互信與團結。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符合各國共同利益。相信會議將繼續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的原則,加強溝通,增進互信,凝聚共識,為深化合作營造良好氛圍。
二是增進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促進地區經濟增長是各國普遍關切,相信會議將繼續推進各機制框架下的協調與合作,更好地應對各類危機和挑戰,保持東亞發展繁榮的勢頭。
三是堅持開放與包容。鑒於東亞合作多層次、多機制、多速度的特點,相信會議將繼續堅持東盟主導,保持開放包容,加強各機制間優勢互補,努力實現共同發展,促進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今天的東亞合作,正值大有可為、九萬里風鵬正舉的時代。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此次領導人會議一定會取得豐碩成果,進一步增進各國間的信任與合作,推動東亞合作邁上新台階,並對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