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慧k行「長命梯」,並要求當局盡快興建扶手電梯,方便長者出入。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昨日是國際長者日,民建聯副主席李慧k、民建聯福利事務副發言人蕭嘉怡及馬億洋在上環磅巷舉行「青年無障礙戶外教室」活動,讓年輕人感受行動不便的長者上落樓梯之苦。民建聯指,特首梁振英在全港提出興建230項無障礙設施,但大多位於商業區,為此,他們於過去2星期在18區收集市民意見,並提出79個興建無障礙設施的新建議地點,其中主要位於舊區,希望政府盡快完善計劃,將香港變成一個真正的無障礙城市。
痛風嫗叫苦:樓梯咁長點行
特首梁振英於今年8月推出名為「人人暢道通行」的無障礙設施興建計劃,並採取專款專項形式,於全港18區進行改善無障礙設施工程。昨日,民建聯安排一批年輕人親身到被納入計劃、擬建200米長行人扶手電梯的上環磅巷。他們「揹米包」、腳纏硬板、掛上老花鏡等上落樓梯,親身體驗區內長者上落樓梯如何不便。
家住磅巷、今年90歲的鄧婆婆表示,自己獨居該區已經數十年,每天都要經過該條共有350級的「長命梯」才能外出買R。她嘆道,自己年紀大又有痛風症,每次上落區都要多次休息,「行一行,停一停」,要個多小時才能走畢整條樓梯,因為每次出入都十分辛苦,故自己只得減少外出,「好多時社區中心有活動,我都去唔到。條樓梯咁長,點行呀!如果有扶手電梯又唔同,可以去多囍a方,可以去聽粵曲,可以去(社區)中心睇電視」。
「教室」助年輕人體驗長者苦
一直協助當區居民爭取在上環磅巷增建扶手電梯的李慧k在活動上表示,是次活動是希望讓年輕人親身體驗當自己身體機能老化時,會如何舉步維艱,連簡單的爬樓梯動作也十分吃力,並藉著「角色扮演」,提醒他們應對長者多點體諒和關懷。
李慧k:勿忽略利民小工程
她續說,民建聯希望各項無障礙設施能盡快興建,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日前到立法會解釋計劃的「專款專項」安排時,並沒有詳細交代各項設施的施工時間表,他們擔心政府未來將開展多項大型基建工程,會忽略了各項有利民生的小型工程,希望當局可明確交代各項無障礙工程的落實細節。
身為中西區區議員的蕭嘉怡亦在活動上表示,梁振英在「人人暢道通行」無障礙設施計劃中,提出在18區共230條天橋加裝升降機及其他無障礙通道設施,但所建議的位置多處於商業區,民居較少,而全港各區仍有不少陳舊設施有必要從速改善,尤其是一些舊區,如「多山、多梯級」的中西區幫助不大。
她以是日舉行體驗活動的上環磅巷為例,指該處並無公共交通工具經過,居民出入全靠一條共350級的樓梯,對在該處居住的長者非常不便,故希望當局仔細檢視各區情況,並先在長者較多的舊區增設無障礙設施。為此,民建聯在當局建議的230條天穚外,於過去兩周在18區收集市民意見,並歸納為79個興建設施的新建議地點,其中港島區佔8項,包括是日舉行活動的磅巷等,九龍東則佔20多項。他們希望當局能夠正視居民訴求,盡快將香港打造成無障礙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