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田一涵、實習記者 田楠 北京報道)艦載機著艦時,面臨著十分複雜和嚴苛的外部條件。飛行員不僅難以判斷遼寧艦上的情況,而且無法感知自身周圍的客觀環境。在保障「殲-15」戰鬥機順利起降的同時,如何保證飛行員的生命安全?遼寧艦副航空長李曉勇表示,「顏色」和「動作」是航母艦面交流的主要語言,各位官兵通過它傳遞信息,以操作各種特種裝置。
卅手勢代替口令
由於戰鬥機起降過程中會產生巨大噪音,飛行員與指揮人員之間的交流是通過手勢來完成的。李曉勇指出,戰鬥機在航母上起飛,離不開航母特裝人員的緊密配合。僅完成起飛動作,就需要65個流程,任何一個流程都容不得差錯。
通常,在一次起落架次中,會涉及到30多個手勢。李曉勇針對各種手勢的含義,向媒體做出了解答。他指出:雙臂上舉,食指上指,做圓周運動,是命令偏流板升起。一條手臂從頭頂垂直方向掃向水平方向,再回到頭頂,是著艦區甲板引導員給出的甲板暢通手勢。向上伸出拇指,是示意飛行員檢查完畢,一切正常。飛行助理下蹲屈身,右手臂迅速上揚,是示意放下止動輪擋和偏流板,飛機起飛。飛行員頭靠座椅後枕,抬起右手行禮,這是向起飛助理示意可以起飛。
七色制服辨分工
在艦載機準備著艦前,身著七種顏色制服的工作人員在遼寧艦甲板上不停地忙碌,這些工作人員被媒體詩意地形容為「甲板彩虹」,而他們的衣服則被稱為「甲板彩虹服」。
據李曉勇介紹,每一種顏色都表示一種工作人員的戰位和職責。他向記者詳細解釋道:「紫色代表燃油補給戰位;紅色代表著危險和安全管控;綠色代表起降和飛機維修戰位;藍色代表吊運和供氣保障戰位;白色代表安全、醫務、政工戰位和臨時上艦人員;黃色代表指揮類戰位;棕色代表機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