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科「主題」、「議題」的性質可以是一個「社會議題」,但是主題、議題如果是「事實」或「現象」時,最好能先設定一個「概念」焦點,待形成「概念架構」時,才不會失去焦點,而顯得零散。教師考慮通識教育科主題、議題對學生的價值影響,宜先考慮這幾個問題:
1. 是否能建基於學生已具有的知識及能力(或舊有的經驗)?
2. 是否能幫助學生更加了解他們所居住的世界?
3. 是否能幫助學生了解別人?
4. 是否能讓學生了解在真實生活情境中,讀寫等學習價值?
5. 是否能提供「角色扮演」或「表現機會」給學生?
6. 是否能鼓勵學生在學校外尋找資源的來源?
7. 是否能促進學生的人際關係(如促進學生與同學之間的溝通)?
以「貧窮」這個主題為例。這個主題,最少可以貫穿3個「學習層面」、不同單元(至少有「單元一」和「單元二」),設計出不同的議題。若從「個人層面」、「社會層面」和「政府層面」來剖析對「貧窮」的「理解」,將有助學生了解:香港貧窮現象的成因;體會香港貧窮人士的生活狀況和感受;思考貧窮問題的解決方法;認識扶助貧困的措施;分析政策的扶助對象和範疇;探討不同層面減少、消除貧窮的方法;認識社會中對解決貧窮問題的不同立場和主張;思考不同解決貧窮方法的可行性和公平性;反思社會人士對一些弱勢社群(貧窮人士)的偏見和歧視。以上的教學設計舉隅,將有助培養學生體會弱勢社群的疾苦,感同身受;透過對這些主題、議題的認知,將達致通識教育科教學的社教化作用。
只教硬知識 應用難自如
擬訂通識教育科的主題和議題時,的確需要兼重「個性」與「群性」的均衡發展,藉此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和生活習慣等;教材選擇方面,宜多選取適合當前社會生活所需要的知識,來加強學生對社會倫理、規範的認識。另外,課程統整時,闡述「主題」和「議題」的時候,也需要顧及「概念」的釐清。不管主題、議題是何種性質,要形成一個具有「統整」的課程架構,設計者必須要分析、歸納出與主題、議題相關的「概念」。為甚麼要強調「概念」的運用?如果我們想讓學生獲得的是可以「轉移」、「應用」的能力,就必須掌握學習層次較高的「概念」以及其背後所涉及的「原則」和「價值觀」等,而不是只教授學生一堆推的「事實」和「硬知識」。
教授通識教育科時,闡釋「概念」是必須的。雖然這些「概念」,有的是學生已在過往的知識學習中認識,或者有點認識,如「法治」、「歧視」和「發達國家」等。然而,他們的認識是否「真正」認識、「徹底」認識?「概念」與「概念」之間是何種關係、有哪些關係?這些都值得在教學過程中驗證。另外,對於不同知識關聯性的建立應有較嚴格的界定,因此必須讓學生先理解知識的本質(基本概念、推論形式和探究方法等),才能確定是否可以建立「概念」之間的「關聯性」。
這些要點,正是任教通識教育科的教師在做跨單元統整課程時須要掌握和注意的。如教授「貧窮」這個概念或其「內涵」的時候,如何兼通、連繫和平衡「道德」、「綜援制度」、「歧視」和「偏見」這些概念?所以,「概念」的選取、掌握、連繫和運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待續) ■莊達成 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會長、匯知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