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勢所趨:時移世易資源豐 內地出手更闊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不合作是不行的,內地發展實在太快了。」對曾被權威科學雜誌《自然》評為「可改變世界的5位農作物研究者」之一、更是當中唯一被評為能「即時改變世界」的中文大學教授張建華來說,內地從一開始已是他的重要研究後援,因為他所研究的農業必須要有廣闊田地進行實驗。近20年間,他見證著內地研究資金由少於香港1%,到現時幾乎平起平坐;兩地角色時移世易,香港學者要追求卓越闖天下,內地這位能提供龐大資源配套的「前鋒」必不可少。

經濟飛升 科研投入超港

 張建華說,協作研究是趨勢,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式,「很多統計都顯示了,合作研究越多,生產力就越高」。早年他主要以「香港出錢、內地出地」模式進行合作,由港學者帶領、院校花錢買設備做基礎研究,亦會聘請內地農業人才來港,內地則提供實驗土地。但20年間,內地經濟飛速發展,雖然香港早年建立的知識根基暫時仍領先,但資源方面的優勢已難維持,「(上世紀)90年代香港一個研究項目有60萬、70萬港元經費,內地只有約5,000元人民幣;但現在內地增至80萬元人民幣,香港也不過是100萬港元左右……」

孔雀計劃促深生物科研

 內地政府的視野與積極性也是張建華看好協作前景、令科研成就能開花結果的原因,「你看深圳農業佔整體GDP0.001%(10萬分之1)也談不上,但當地卻透過『孔雀計劃』一次過給我們團隊3,000萬元(人民幣)去做研究,開發適合當地的經濟產物,推動生物科研」。他笑言,若發展順利,生物產業10年後或成為深圳新興產業,而香港到時可能還於地產、旅遊等傳統產業謀出路。  ■ 歐陽文倩

相關新聞
科研協作系列之:背靠祖國 (圖)
港三招衝出去 冀與內地互補雙贏 (圖)
自然科學基金委及研資局聯合研究計劃撥款
取長補短:夥清華名學者 更獲國際重視 (圖)
爭拓新機:港院校主動出擊 北上拓實驗基地 (圖)
大勢所趨:時移世易資源豐 內地出手更闊綽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