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供水有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1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斗晏水電站。

——源頭15支流乾涸 沿江5市用水日增

 東江不算寬闊,卻是一條母親河。它從江西發源,從廣東流入香港,哺育著河源、惠州、東莞、廣州、深圳及香港近4,000萬人。東江源區水資源保護協會長年在源區考察調研,從他們的調研結果和源區水電站的監測資料,以及本港思匯研究所的分析一起敲響了警鐘:東江的供水能力正在急速下降!數年內,斷流危機或將集中爆發!東江源告急!  ■香港文匯報記者程相逢、陳融雪 撰文、 陳融雪 攝影

 50年來,港人習慣了一開水龍頭就有源源不絕的清潔食水,或許大多數人已忘記了「4天供水1次」的痛苦回憶。此番,來自民間、官方和科研機構的三方監測和調研,再次拉響了旱情警笛。東江源區水資源保護協會是一個致力於東江源生態保護的民間組織。在他們的調查中,5年前整個東江源區有各種大小支流60條,而如今,已斷流消失了15條。

 該協會理事董志明稱,儘管目前對下游水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但隨著植被和林木的破壞和沿江流域的經濟發展,整個東江源區的動植物將會銳減,源區水保量將會減少,一旦遭遇降雨量低的季節或年份,東江源頭流域部分水流將會斷流,東江下游將成為季節性河流。

 這和斗晏水電站的監測資料顯然是一致的。

15年水流量劇減13%

 斗晏水電站位於江西省尋烏縣龍廷鄉斗晏村。據尋烏縣環保局局長古春林介紹,這是中國第二、江西第一的縣辦水電站。因位於東江源,意義重大,由江西省水文局與珠江水利委員會共建共管。

 該水電站監測的資料顯示,1990年以前,尋烏水年均徑流量為15.12億立方米,流量為每秒47.85立方米;到2004年,年均徑流量減少了1.92億立方米,減幅接近13%。

 古春林稱,自2002年大規模展開治理以來,水源水量得到一定改善。然而,他提供的最新資料顯示,2011年尋烏水徑流量僅8.64億立方米,流量為每秒27.1立方米。照此速度推論,不用百年,蓄水9,000多萬立方米的斗晏電站將「無水可流」,東江下游將成為季節性河流。

尋烏河難見小船竹排

 對於這個危言聳聽的「預言」,當地村民並不驚訝。62歲的劉老伯稱,他七八歲的時候,尋烏河中可通航10噸左右的木帆船;30歲的時候,尋烏河裡還有竹木排放行。而現在,除了斗晏庫區仍有封閉不能過壩的小船通航外,其他河段,小船、竹排已難見到。

 一邊是水源總量減少,一邊是沿江六地用水總量增加。按照東江流域於2008年在全國率先實行的水資源配置方案,東江水最終每年供港水量為11億立方米。儘管本港水務署稱,這足以應付香港超越2030年的用水需求。然而,隨著東江流域沿線城市的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沿線城市的供水壓力日益吃緊,其超負荷狀態不容輕視。對此,香港思匯政策研究所亦敲響警鐘。

前年深圳用水超標14%

 據了解,2008年的分水方案已確立了河源、惠州、廣州、東莞、深圳及香港6個地區可供分配的最大水量和實施總量控制。但值得注意的是,思匯政策研究所在2011年的考察顯示,流域分水5市(不計香港)的實際用水量均已接近甚至超出分水指標,尤其是高度依賴東江供水的深圳、東莞、河源和惠州。例如深圳,在正常來水年的用水指標只有16.63億立方米,2010年的用水量卻達到了18.97億立方米,超標14%。按照中國城市化的進程,珠三角將變成一個巨大的城市群和工業集群區,其用水需求必將與日俱增。

 思匯政策研究所在報告中稱:「可以預見,東江目前已經滿負荷的分水方案,難以支撐流域各市繼續增長的用水需求。未來供港水的彈性空間將會縮小、東江分水的格局將會改變。」因此,儘管目前香港11億立方米的供水量過剩,但並不意味著未來能夠高枕無憂。

相關新聞
胡春華接替汪洋任廣東省委書記 (圖)
胡春華:力創粵港合作新局 汪洋:請批准我為「廣東人」
胡春華簡歷 (圖)
汪洋簡歷 (圖)
趙正永簡歷 (圖)
王君簡歷 (圖)
王儒林簡歷 (圖)
夏寶龍簡歷 (圖)
婁勤儉簡歷 (圖)
李強簡歷 (圖)
文匯觀察:新陣容明年亮相「兩會」 (圖)
內地收入分配不均 續惡化 (圖)
專家解讀:調整分配結構 根本扭轉差距
滬六成大學生不滿社會現狀 (圖)
群體事件十萬計 半數涉徵地拆遷 (圖)
吳敬璉:既得利益群體不願改革 (圖)
社會藍皮書節摘 (圖)
東江源調查系列三之二 (圖)
香港供水有憂! (圖)
粵港篇:供水量無彈性 一渴死一浪費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