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東江供水能力逐年下降,而沿江城市用水年年增加。圖為東江供水工程之塘廈石山明槽。 資料圖片
為求解渴,本港甘願一擲千金。然而,關於粵港供水模式尤其是水量,粵港兩地都有人質疑,一方浪費了珍貴的水資源,一方卻只能「望水止渴」。
幾十年來,粵港漸漸形成了一套成熟穩定的供水模式。不過,隨著工業北移,香港用水量顯著下降,但香港回歸前數年前正值中英政治爭拗高峰期,又涉及粵港兩地的經濟利益與合約精神,兩地政府均按原計劃供水付鈔,香港多餘的食水排入大海,而深圳、惠州卻被迫限量供水。回歸後,港府與廣東當局在1998年初達成協議,雙方同意1998年至2004年內供水量的每年增幅可減少2,000萬立方米。結果,這7年間的總供水量累積減少了5.6億立方米。
香港6年30億元倒落海
據媒體統計,在1998年至2003年間,約值30億港元的多餘東江水排入大海,是名副其實的「倒錢落海」。
面對港人的質疑,粵港供水協定內容相應作了改變。2006年後的供水協議,採用水費定額付款的方式,註明每年固定收費,並沒有預先訂明供水量。協議中,廣東需配合香港的實際需求供水,每年上限為8.2億立方米,並確認最終東深供水工程每年供港水量需達11億立方米,以滿足香港直至2030年甚至更後的預測需求。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據此提出更改目前統包總額的條款,改成按供水量實報實銷。不過,從2011年12月份最新簽訂的這份供水協議看來,供水量實報實銷的方案仍然難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