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戚紅麗 黨英偉 濟源報道)12月初,荊浩國際學術論壇在河南省濟源市雅士達酒店舉行開幕式。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庚香,專家代表、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潘耀昌。
論壇上,來自德、美、法、韓和國內及台灣地區的26名知名學者、專家圍繞荊浩在中國山水畫發展中的地位和意義、荊浩《筆法記》的美學價值與理論成就、荊浩《筆法記》與《匡廬圖》真偽的考釋、《匡廬圖》與北方畫派的形成、歷代畫評中的荊浩、荊浩畫學理論的當代價值等六項議題進行了探討。
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林莉娜通過PTP向大家展示了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存世《匡廬圖》,並以細緻入微的視角分析《匡廬圖》的構圖方式,同時對作品定名的原委及畫面題字進行了考據。
楊曉陽在開幕式上指出,來自國內外數十位理論家的學術探討,將是荊浩學術研究的一次高峰。冀此次論壇可以激發整個民族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熱情,找到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締造中國當代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據了解,荊浩,字浩然,自號洪谷子,河內沁水(今河南濟源)人,是五代後梁最具影響的山水畫家,是中國學術界、藝術界公認的北方山水畫鼻祖,是山水畫水墨理論的倡導者、實踐者,是中國古代的「山水畫聖」,著有《筆法記》,存世畫作《匡廬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