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維寶)衛生署正調查醫院管理局呈報的一宗懷疑庫欣氏症候群個案,一名58歲男病人因背痛及偶發性的感冒症狀向中醫師求診,買得部分藥物可能含有未標示的西藥成分,後因背痛往普通科門診求診時發現庫欣氏症候群的症狀,部分藥物可引致肌肉萎縮及胃潰瘍副作用。
衛生署昨日指,一名位於屯門良田h25號地下的陳抗建註冊中醫師提供的黃色、橙色藥丸及紅白色膠囊,懷疑含有未標示的西藥成分的藥物包括地塞米松、雙氯芬酸、阿托品和樸爾敏。地塞米松屬於一種強力類固醇,可引致肌肉萎縮及胃潰瘍等副作用,而雙氯芬酸屬於非類固醇消炎藥,有機會增加腸胃潰瘍等併發症的風險,而阿托品有機會引致心跳過速及尿滯留,樸爾敏的副作用為昏睡。
懷疑因服用過量含有類固醇藥物引起庫欣氏症候群症狀的58歲病人,曾於陳中醫師求診時,獲供應上述藥物,後被發現出現圓臉和軀幹肥胖的情況,症狀與庫欣氏症候群吻合,病人轉介往公立醫院跟進,並已出院。醫管局在病人的藥物樣本進行化驗,發現紅白色的膠囊含西藥地塞米松和雙氯芬酸。黃色藥丸則含有阿托品,橙色藥丸含有樸爾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