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身為校長,除要要關注宏觀的大學發展外,亦要多與年輕人直接接觸,了解他們的想法。陳新滋指,過往不時參與學生籌劃的活動,部分同學自發幫助來港的外地生,自己也曾以私人身份贊助。除了現在學的大學生外,陳新滋亦與不少中學生接觸。浸大部分研討會邀請著名學者分享,陳新滋會特意為基層中學的學生留位,並資助交通費,支援有經濟困難者,助他們開拓視野。
部分研討會資助交通費
陳新滋不時應邀出席中小學畢業典禮,他月前到訪天水圍賽馬會毅智書院,有機會向該校學生分享科學與服務社會經驗。陳新滋憶述指,該校不少學生都愛發問,顯出上進心,但卻欠缺接觸世界一流學者的機會,所以他透過浸大創意研究院作為平台,在邀請科學家和社會企業領導人等分享經驗的大型講座中,特別預留一些名額給中學生,「即使是高中生,如果能聽到一個諾貝爾獎或者是有名學者說話,就算不太懂,只明白兩句,已很有價值;或者講者能有一句說話打動了同學,令其思想有所改變,足夠影響一生」。而為照顧家境有困難的學生,他又向學校提出會資助交通費,避免他們因小小的車費而放棄學習機會。
讚學生自發幫助外地生
陳新滋又稱,會盡量抽時間參加學生大使舉辦的活動,如遊船河、燒烤等。他希望在輕鬆的環境下,同學能暢所欲言,聆聽他的心聲。他指學生想法和角度與自己可能相去甚遠,需要多些非正式的溝通見面增進了解。對於部分同學自發組織活動幫助來港外地生或交換生,他印象特別深刻,並會盡力提供支援及贊助,「(制度上)大學能支持的一定會支持;就算未能安排,我自己也會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