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地標乎?地名乎?——康振賢講述貴陽「紀念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2012年歲末,《虎賁獨立師系列》一書在內地正式出版發行。記者隨即專訪了該書作者康振賢。他告訴記者,於農曆新年前夕思來想去,他的最大心願,就是將貴陽一個叫「紀念塔」的地方,從地名變為地標,這是寫書的動機,更是多年的夙願。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康振賢說,在貴陽市新華路與神奇路的交匯點,有一個地方叫作「紀念塔」。往來於此的公交車,也會在以「紀念塔」為名的站點上下乘客。貴陽人以「紀念塔」稱呼這個地方已經有數十年,但卻沒有多少人在這裡真正見到過紀念塔,也沒有多少年輕人問過「為何這裡叫作紀念塔」。

為「紀念塔」而寫作

 貴陽「紀念塔」,如今有名無塔。康振賢透露,追溯歷史,紀念塔是政府當初為了紀念和褒揚在抗日戰爭中參與十次大型會戰、重創日軍而犧牲的黔軍第102師將士,於貴陽南大門外修建的緬懷建築。該塔於1940年底動工,1941年正式落成。整個紀念塔高10.2米,象徵第102師番號,全名為「國民革命軍第102師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基座同時刻有該部隊的抗戰歷程與陣亡將士名錄。後來,因道路改造,紀念塔被拆除,直至今日。

 多年以來,為了能夠讓貴陽的這座紀念塔重新矗立起來,還原那段被忘卻的歷史,康振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身為貴州人的他,對於自己家鄉的英雄部隊——102師,有著深厚的感情。

 他告訴記者,因為抗戰史上無載,所以黔軍一直以來是個研究空白,但貴州先後有十一個師奔赴抗日戰場,前後輸出兵源近八十多萬,佔當時貴州總人口的9%。這個數字只是針對各師管區徵兵名冊而得到的統計結果,實際數字還遠不止於此。抗戰未啟時,貴州就有七個師先期出黔,加上貴州徵兵制起步較晚,抗戰軍與出黔部隊均以募兵形式到家鄉招兵買馬,因而總的數字較為模糊,但僅就八十萬而言,對於一個人口不到千萬的省份,已經算是個奇跡!而第102師,則是這些軍隊的突出代表。

 因為對黔軍抗戰的了解,也因為對那段歷史的情結,康振賢一直想寫一部真正的抗戰史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寫紀實把自己關在書齋裡面,靠文獻、檔案是閉門造車,最終寫不出來的。所以康振賢把考察戰場當成了寫作的一個基本工作。 翻越了無數高山,踏過一條條河流,訪問了無數老人,《虎賁獨立師系列——國民革命軍第102師抗戰紀實》成為康振賢數年來嘔心瀝血的作品之一,並在2012年歲末,由內地的團結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書中記載,第102師在出黔抗戰的部隊中,是一支最具代表性的勁旅。抗戰八年,102師就在前線打了八年,哪裡有惡仗哪裡就有102師,102師對抗戰的貢獻不可謂不大!這群102師子弟兵穿草鞋、打綁腿、背大刀、戴斗笠、肩扛漢陽槍、高唱《義勇軍進行曲》,憑著一腔熱血奔赴抗日戰場。馳騁淞滬、鏖戰長沙,大型會戰的背後都有102師招展的軍旗。

 「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在現實中,重新看到貴陽的紀念塔。」康振賢這樣告訴記者。

無奈後的憂憤

 既然要復建紀念塔,就要憑歷史事實說話,如同當年的102師一樣,一切憑戰功說話。為此,行走於各地的史料查證之體會,康振賢也感慨萬千。

 康振賢說,為了查證102師的抗戰歷史,他曾到徐州考察,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一輩子也難以忘懷的。在抗戰的22次大會戰中,徐州會戰中的台兒莊戰役可能是被宣傳得最多的,所以一下高鐵,他就向當地人打聽去禹王山的去路,遺憾的是竟沒人知道,於是他再問:你們知道徐州會戰嗎?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於是他不服氣地又問:你們知道在這和日本人打仗嗎?但得到的回答還是毫無懸念的搖頭和一臉茫然的表情。

 康振賢強調,他問的是年青人,年齡在20至35歲之間,男女都有。由於他們對歷史的無所適從,康振賢只能選擇地圖。但地圖買到手,他才知道剛才的問話純屬多餘,因為地圖的內容,全然無法找到有關102師戰史或徐州會戰的事跡。「不難想象這濃縮的文宣模式,年青人怎麼會知道過去?還有幾人記得國恥?」康作家無奈中表現出憂憤。

置身歷史的迴旋

 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康振賢無論是寫作102師的彪炳戰史,還是為重建紀念塔奔走呼喊,實踐這一過程中,只能選擇忠實。這就不可能再囿於傳統觀念的成見,只有秉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純粹民間立場,懷著溫情和敬意,去走進那段歷史,盡最大可能去挖掘、梳理,以還原那段當年圖景的真實。

 康振賢說,抗戰是一部史詩,是一幅宏大的歷史畫卷,他深知幾十萬字的書,或是一個紀念塔,或許不能完全表現102師的全部。雖然為了復建紀念塔,他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得到了不少內地傳媒的廣泛關注、報道與支持,但他覺得還不夠。他讀過不少《回憶錄》、看了不少檔案,因此他覺得所掌握的不過是一些歷史碎片而已,不可能代表一部真正的歷史。他覺得自己的任務只是通過對這些歷史碎片的縫合,盡可能地恢復歷史原貌,讓它更加接近真實!他覺得,最大的感觸,就是置身於歷史的迴旋中。

 紀念塔雖小,真正建造,也不會花費很多錢。但是,這是一個打開歷史的大門,是走向未來的窗口。康振賢堅信,隨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終有一日,紀念塔一定能夠在貴陽重新矗立起來—因為,紀念塔在人心中,從未倒下、從未消失。經過多年的努力,當地政府為了緬懷歷史、激勵後人,已決定復建紀念塔,以實現地名相符。康振賢希望,能夠在新年實現這一夙願。

 紀念塔——地標乎?地名乎?康振賢深信,下一代人將不會再思考這樣一個本不該有的問題。

相關新聞
地標乎?地名乎?——康振賢講述貴陽「紀念塔」 (2013-01-14) (圖)
資料介紹 (2013-01-14) (圖)
新年,我們需要紀念塔 (2013-01-1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