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敬
港股上周五未追隨內地股市急跌而溫和調整,恒指企穩於23,200水平之上(收報23,264),而上周五美股反覆微升17點收報13,488,港股ADR普遍較港市上升,顯示大戶看好港股市底獲外圍市「支撐」,今天港股可望高開再上試23,400/23,500水平,但本周美股仍受銀行季績左右,港股23,500阻力料不易突破,並有獲利回吐壓力,23,100/23,500料為近期大市整固範圍,投資者可採高沽低揸策略,炒股不炒市續成主調,金融、原材料及內需股續受捧。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去年12月進出口數據超出市場預期,特別是出口增加14%,帶動歐美及新興市場需求回升、經濟低谷回升的啟示,對環球股市有正面影響。至於中國12月CPI按年升2.5%略高於預期的2.4%,除引發內地股市擔憂寬鬆措施收緊而急跌外,黃金價亦以此借口急挫,油價回調。內地上月通脹微升主要受雨雪天氣導致蔬菜等價格急升,實際上對內地工資連年上升的基礎上,低於3%以下仍屬於可控及偏低水平,不足為懼,更談不上要收緊貨幣政策,相反內地經濟復甦力度仍弱,持續的財政政策支持經濟增長不會改變。
資金市續主導股市升勢
自月初美國會兩黨達成協議,避過財政懸崖,雖然在削減開支及債務上限料二、三月兩黨力戰,但財崖解決已引發大量觀望資金重投股市懷抱。Lipper公布美國互惠基金投資者上周共斥資75.3億美元投入美國股票基金類別,成為自2001年5月以來最大單周增長,入市態度的積極性表露無遺。其實,港股在上兩周成交額從去年底約600億元,大增至逾800億元,股市重上23,000台階,足以說明資金市已主導股市升勢。
上周五歐美金融市場另一注目焦點,是美元匯價顯著回落,歐元兌美元重越1.33、英鎊兌美元升穿1.61、澳紐元分別曾升上1.059、0.8458高位始回調,反映風險資金續追捧高風險資產。另一方面,美元兌日圓則升穿89關高見89.42,進一步顯示沽日圓的利差交易再度大行其道,從中衍生的大量炒作資金成為匯市、股市波動的催化劑。司馬敬早前提及東瀛狂量寬、港股掀升浪,從最新情況來看,資金市仍然成為首季股市出現狂態的動力。
巴塞爾新規 內銀有運行
上周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宣布放寬對銀行業流動性的要求,在新規例中,將銀行業流動性覆蓋率達標時間從原定的2015年推遲至2019年。這項決定對內銀股有正面影響,原因是中國銀監會的要求高於國際標準,為中國銀行業提供了寬鬆的政策迴旋餘地。
目前內銀H股的2013年平均動態市盈率只為6.67倍、市賬率為1.15倍,極具中線投資吸引力。內銀四行(工、中、建、農)的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均高於及符合監管水平,在今年經濟復甦力度加強、外資行減持壓力已大減下,加上息率吸引,均成為資金回流吸納的績優增長股對象,中行(3988)上周再破52周高位,有進一步蓄勢上升動力,首季內見4元關機會大。二線股中,麗新發展(0488)上周尾市突破0.33元52周高位,收報0.345元,續現上升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