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履新後第一次參加社團活動,他在「青年人的發展與承擔」論壇中對香港青年提出三點期盼:一是要識大勢,二是要明大義,三是要講大局。這三點期盼之間聯繫密切,只有識中華民族復興的大勢,才能明愛國愛港的大義,也才有社會責任感講社會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大局。結合兩地融合大勢推動香港青年認清國家發展的前景,培育香港青少年的「中國夢」,發揮拓荒、勤儉、創造的「中國夢」精神,有助於香港青年抓住國家大發展和兩地融合帶來的寶貴機遇,拓展自己的人生未來。
香港青年應走出「去中國化」的迷惘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前日在一個會議上,讀出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的信件,有與會者引述喬曉陽表示,留意到早前特區政府推行國民教育不順利,以及部分遊行、請願活動都出現殖民統治時代的旗幟,令中央非常關注香港青少年工作,喬曉陽擔心政治爭拗會影響香港青年人,令他們對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有所降低,希望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可做好青少年工作,向年輕一代全面介紹國家發展。張曉明在「青年人的發展與承擔」論壇上的演講,其實也反映了中央重視做好青少年工作。
按照國際慣例,培養公民的國家認同,是國民教育的核心內容。西方發達國家都在國民教育中強化國家認同,這些國家的公民,都以他們的國家為驕傲,都以作為他們國家的公民而自豪。但早前反對派妖魔化國民教育,由「反國教」、「反洗腦」,演變成「反愛國」、「反赤化」和「去中國化」。部分遊行、請願活動,出現少數青年人手持殖民統治時代的旗幟,這對香港青年的身份認同有負面影響。張曉明對香港青年三點期盼,啟示香港青年應走出「去中國化」的迷惘,抓住國家大發展和兩地融合帶來的寶貴機遇,融入國家的發展大潮,敞開胸懷去拓展自己的未來人生,為自己和社會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識大勢有助香港青年增強人生信心
張曉明期盼香港青年,「一是要識大勢,認清世界發展的潮流和趨勢,認清中國發展的前景,認清香港與祖國內地的關係必然會日益緊密的趨勢,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文化、經歷過的曲折、將來往何處去,堅信香港的明天一定會和祖國的明天一樣,會越來越好。」作為一名資深青年工作者,本人在十多年前開始組織交流活動,組織一個接一個的交流團,讓更多香港青年人走進中國內地,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文化、經歷過的曲折、將來往何處去,認識祖國命運和個人成長有著密切的關係,祖國的命運也就是每一個香港青年的命運。實踐證明,這有助於香港青年「識大勢」。
民族大義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張曉明期盼香港青年,「二是要明大義,明民族大義,國家統一和安全的大義。」民族大義是民族的靈魂和國格,其核心是愛國主義。對香港青年來說,明大義就是明愛國愛港的大義,就是要對中國人身份和中華民族具有認同感,樂意為國家發展及國民福祉作出承擔及貢獻。
張曉明又表示:「最近我拜訪的老前輩中,有幾位傑出的工商界人士,他們做生意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有利於國家,而不能損害國家利益……我對他們的為人、品格增添敬意。」事實上,早自晚清開始,不少傑出的香港工商界人士,已捐贈款項給予自己的故鄉發展教育事業,創辦醫療和其他社會福利建設,馮平山先生、陳瑞祺先生、許愛周先生等就是其中代表。自創立興中會以至辛亥革命成功的18年期間,各次革命起義的經費,大部分都是從香港愛國商人處募捐得來的。抗日戰爭期間,香港愛國商人從民族大義出發鼎力支援抗戰,進行救國捐款運動,增強了國家的抗戰力量。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愛國愛港商人滿懷回鄉報恩熱情和創業激情,帶來國家改革開放急需的資金、技術、先進管理方式和經驗,在30多年歷史跨越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香港傑出的工商界人士還不遺餘力地捐獻鉅資,用於內地的救災重建、扶貧濟困、福利慈善和支援教育、文化事業等。香港傑出的工商界人士所體現的民族大義,值得香港青年學習。
講大局是一種社會責任
張曉明期盼香港青年,「三是要講大局,講社會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大局,講每一代人都要承擔起這一代人應有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香港青年是未來香港的主人,也是國家的主人,只有把自己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結合在一起,學業才會有大動力,事業才會有大發展。」
講大局是一種精神狀態,也是一種道德品質,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在中國近代史上,強國夢與責任倫理常常交織在一起,梁啟超就將愛國論與「國民之自覺心」相聯繫。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講大局啟發香港青年,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就是我們個人的命運。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之所以任人宰割,中華兒女之所以飽受屈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國家積貧積弱、一盤散沙。今天,中國之所以能揚眉吐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就在於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了。正是國家和民族的日益強盛,讓人民幸福有了可靠依託;正是「中國夢」的茁壯成長,使新的「香港夢」有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