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海外看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日本時報》:華太空加力挑戰美俄歐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21]     我要評論

——北斗衛星更趨成熟 海軍如虎添翼

 香港文匯報訊《日本時報》網站10日刊登《中國在太空增加賭注》文章指,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過去僅限軍方和政府使用,近期開始提供亞太區商業服務,顯示中國太空力量有意挑戰美俄歐日。此外,BDS擴張亦反映中國正發射更多有重要軍事意義的國產衛星,用於天基情報搜集、監視、偵察和通信。

 文章指,中國軍隊擴大海上活動範圍,需可靠的衛星通信系統。美國國防部關於中國軍事發展的最新報告稱,中國正憑藉超視距雷達、預警機和無人機,提高西太平洋偵察覆蓋範圍。報告指,雷達「可與偵察衛星聯合用於定位距離中國遙遠的目標,為遠程精確打擊提供支持。」

 世界安全研究所駐北京研究員德寧稱,目前已識別30多顆中國偵察衛星,其中17顆至去年年中依然活躍,且此後又有多顆進入軌道。相比之下,美軍或只有12至15顆偵察衛星尚在使用。

料美中維護軌道和平

 華盛頓去年發布報告指,儘管中國太空技術整體水平不及美國,但相對進步顯著。報告稱,中國在亞太區水域和陸地的基本衛星覆蓋範圍,未來將逼近美國;精確打擊範圍將擴至關島、澳洲、東南亞和印度。而在針對航母等大型目標方面,中國衛星平均每日的監測時間並未落後美國太多。

 文章指,鑑於美中斥巨資打造衛星通信和傳感器,故兩國基於利益會保持和平軌道環境。但若爆發嚴重衝突,太空則很快成為新戰鬥前沿。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概念發軔於冷戰時期,當時美蘇各自發展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起初都瞄準軍事領域。隨著全球化趨勢蔓延,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對國家綜合安全作用日益凸顯。中國北斗系統是繼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之後,全球第4大衛星導航系統。

相關新聞
《日本時報》:華太空加力挑戰美俄歐日 (2013-01-21)
新加坡《聯合早報》:廢除「黨八股」須具體問責 (2013-01-21)
《華爾街日報》:警惕中資公司發債規模激增 (2013-01-21)
《洛杉磯時報》:霧霾危機 成改進發展模式轉機 (2013-01-21)
日本《朝日新聞》:美前財長:中國似80年前美國 (2013-01-14) (圖)
《紐約時報》:「停用」變「改革」 勞教廢除無期 (2013-01-14) (圖)
《紐約時報》:國企改革宜棄國資委主導 (2013-01-14)
德國《世界報》:華吸大眾通用高才振汽車業 (2013-01-14) (圖)
BBC:尼國裁縫爆失業潮 籲華商增聘當地人 (2013-01-14)
BBC:習近平成中國未來關鍵 (2013-01-07) (圖)
《金融時報》:轉變增長模式 國企利益受損 (2013-01-07)
《華爾街日報》:農民工短缺真相:地方政府干預 (2013-01-07) (圖)
《新聞周刊》:新領導重實幹 鄰國憂「中國夢」 (2013-01-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海外看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