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玩拉布搞彈劾 三丑「十大」包尾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25]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昨日公布「十大立法會議員」最新支持度排名,重返議會的工聯會議員陳婉嫻以57.7分蟬聯榜首,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則分別以57.5分及53.9分,繼續排名第二及第三位。在「拉布戰」以至彈劾特首議案中「表現勇猛」的反對派3名議員,包括黃毓民、梁國雄及陳偉業的評分顯著下滑,包辦了「倒數三甲」。

民研計劃於1月2日至5日就「十大議員」進行首階段的認知度調查,要求1,003名受訪市民在未經提示下,說出他們最熟悉的10名立法會議員,其中獲提名次數最多的12名議員進入於1月15日至21日的第二階段評分調查,由1,020名受訪者以0分至100分,就「入圍」議員進行個別評分。

嫻姐蟬聯榜首

 調查發現,陳婉嫻的最新評分較2012年10月同類型調查上升了0.8分至57.7分,在「十大」中位列榜首;曾鈺成支持度得分上升1.7分至57.5分,排第二;葉劉淑儀下跌0.3分,但仍以53.9分排第三,第四至第七位分別為:「重返」排行榜的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及前主席何俊仁,獨立議員謝偉俊,分別得52.7分、49.9分、48.6分及46.7分。

大膝N長毛墊底

 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長者生活津貼撥款期間大打「拉布戰」,及聯同其他反對派政黨對特首梁振英「窮追猛打」的「人民力量」及社民連,3名上榜議員的最新評分均顯著下跌,並包辦了「榜末三甲」:黃毓民得35.6分,跌3.5分,排第八;梁國雄跌2.8分至35.6分,排第八;陳偉業評分更大跌6.1分,最新評分僅34.7分,接替了梁國雄成為「包尾王」。

 調查指,受訪市民對排名首五位議員給予的平均分為54.3分,首十位則為47.3分。論絕對評分,除了曾鈺成及陳婉嫻的評分輕微上升外,其他連續上榜議員的評分都下跌,陳偉業、黃毓民及梁國雄跌幅更超過抽樣誤差。

 在是次調查中,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及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分別得47.6分及51.1分,但由於認知率較低而被剔除,未有打入「十大」。民研總監鍾庭耀指,「十大」以外的60名議員,支持度可以很高或很低,但由於並非巿民最熟悉的議員,所以不在榜內。

阿曾膺全年總第一

 另外,根據調查過去12個月的總結排名,有6名立法會議員先後上榜4次:曾鈺成排名第一,平均得56.9分,第二位至第六位分別是葉劉淑儀、劉慧卿、何俊仁、梁國雄及黃毓民,平均分為54.6分、51.3分、50.2分、35.9分及35.3分。梁家傑、李卓人、陳偉業則上榜3次,排名第七至九,平均分為52.3分、52.3分及37.3分。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落選的余若薇,及重返議會的陳婉嫻上榜兩次,平均得分為58分及57.3分,排第十及十一位。田北俊、譚耀宗、謝偉俊則上榜一次,分別得52.7分、51.8分及46.7分,排第十二至十四位。

相關新聞
房屋政策處兩難 沉著應對忌飄忽 (2013-01-25) (圖)
玩拉布搞彈劾 三丑「十大」包尾 (2013-01-25)
專資會撐振經濟保民生 (2013-01-25)
黃錦星:廚餘回收社會須積極 (2013-01-25) (圖)
立會區會共商改善民生 (2013-01-25) (圖)
夢熊講CY 政界籲和諧 (2013-01-25)
來論:鍾庭耀為何又搞所謂「全民投票」? (2013-01-24)
委員會研政策 佳叔撐有必要 (2013-01-24) (圖)
各懷鬼胎:重組告吹 「普選聯」入冷宮 (2013-01-24) (圖)
計劃多多:新同盟借水客搶北區票 (2013-01-24)
漏報4議員急急腳糾正 (2013-01-24) (圖)
忘記教訓:玩「全民投票」 鍾庭耀「吸水」 (2013-01-24) (圖)
兩岸聯手護海疆 共同開發惠人民 (2013-01-23) (圖)
陳恆鑌創新青衣 倡遷油庫起住宅 (2013-01-23) (圖)
各界倡擴駐內地機構助北上 (2013-01-23)
公民力量撐潘國山選田心 (2013-01-23) (圖)
誣衊罪名:惡女卿咒普選難產硬屈「西環」 (2013-01-23)
出言侮辱:長毛搞搞震 發惡鬧麗芸 (2013-01-23)
指點江山:解決房屋問題邁出步伐 長遠規劃有待深化落實 (2013-01-22) (圖)
金發局邀內地委員 黃友嘉蘇偉文力挺 (2013-01-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