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昨天對本報指出,十八大後,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多個場合談及民生問題,包括食品安全、空氣治理、住房保障、醫療改革等,不遮掩、不避諱,實事求是直面挑戰,強調政府必須有所作為,充分體現出這位未來有望主導國務院工作的領導人「責任、法治、民本」的理政思路。
竹立家說,李克強每每談及民生問題,都首先強調政府責任。此次說到食品安全,他說,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職能轉變的一個重要考量,要把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作為考量各級政府職能轉變的一把重要標尺;此前說到空氣治理,他表示基本的環境質量是一種公共產品,是政府必須確保的公共服務,政府「必須要有所作為」。這都表明,李克強認為政府首先應該是個責任型政府,無責任則無服務,而當前部分政府部門、機構本職工作不到位,民生問題解決不好就推卸責任,李克強的「政府責任觀」是對他們的一種批評和鞭策。
其次,法治意識。李克強曾多次表示,市場經濟說到底是法治經濟,市場化改革也是法治化改革。此次關於食品安全問題,他指出,政府的首要職責是「創造安全公平法治的市場環境」,而對不法企業和不法分子,既要用道德約束,更要用法律手段,必須「重典治亂」,這些都充分表明他以法治政的現代化思維,同時也和他本人曾就讀北京大學法律系的背景相關。
第三,是民本意識。李克強多次強調政府須為民眾服務,萬事民為先。在本次食品安全會議上,他強調,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利益,要盡可能滿足人民的願望,而柴米油鹽的安全就是人民的突出願望,並告誡:「要多思考人民關心、焦心的問題,堅決擯棄『屁股決定腦袋』的部門本位主義。」 這些話都是他一以貫之的以民為本思想的體現,同時暗含對當前有些政府部門「官本位」、不關心民生疾苦的不良作風的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