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推住房信息聯網刻不容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19]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房廈 北京報道)對於「房叔」、「房姐」事件頻出的現象,北京專家分析,其產生根源除貪腐之外,中國房地產市場信息的公開和透明程度不夠,亦使部分既得利益者有空子可鑽。為杜絕產生更多的「房多多」,應加快推進個人房地產信息聯網和公開工作。否則就給了很多官員轉移財富、隱匿財富的機會。此外,從樓市調控、房產稅開徵的角度來說,更需推動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工作早日完成。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向本報表示,當前中央的房地產調控工作,最主要的調節方式是限購,即通過限購抑制投資投機。但是在全國住房沒有聯網的情況下,使得「限購令」本身的執行情況大打折扣。因為「房姐」、「房叔」們通過辦理多個戶口和身份等造假手段,令一些城市的限購只是限制了一些遵紀守法的普通民眾。對於「有背景、能鑽空子」的人而言,限購令只是一紙空文,這對中央的房地產調控工作十分不利。

聯網意味官員財產透明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稱,房地產市場最大的亂象是信息的混亂不對稱。建設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意味著部分個人財產信息將實現聯網,有據可查,官員的部分財產信息也將透明化。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全國40個重點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應於2012年6月30日前實現與住建部聯網,這將成為監控官員財產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時間已過去半年,住建部仍遲遲未公開聯網情況,顯示了聯網工作的推進之艱,來自地方的阻力之大。

 馬光遠說,推進住房信息聯網工作有三「利」:利實施限購,利房價調控,利反腐。因此,應盡快通過立法的形式規定相關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準確性、公開性。加快住房信息聯網工作的速度,不僅利於樓市調控、房產稅開徵等工作進展更加順利,亦可杜絕「房叔」、「房姐」事件的發生,從而令民眾「居者有其屋」,而不正當的房產財富亦將成官員手中的「燙手山芋」。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美宜管束安倍 避免養虎貽患 (2013-02-19)
專家解讀:推住房信息聯網刻不容緩 (2013-02-19)
專家解讀:解放軍密集演練一舉三得 (2013-02-18)
專家解讀:節日照常巡航 彰顯管轄權 (2013-02-16) (圖)
專家解讀:全年順差料穩中略降 (2013-02-09)
專家解讀:口頭釋善意 較量全方位 (2013-02-08)
專家解讀:改革關鍵:制約公權力 (2013-02-06)
專家解讀:「禮尚往來」對峙 可能擦槍走火 (2013-02-06) (圖)
專家解讀:降價潮難現 樓控陷兩難 (2013-02-05) (圖)
專家解讀:石垣唱雙簧 幕後是安倍 (2013-02-05) (圖)
專家解讀:讓農民能獲得持續性收益 (2013-02-01)
專家解讀:汽油含硫量超歐14倍是禍首 (2013-02-01)
專家解讀:政壇元老頻出 日對華態度趨緩 (2013-01-31) (圖)
專家解讀:「三兇」不除 京華無晴 (2013-01-31)
專家解讀:人民幣國際化提速 (2013-01-29)
專家解讀:軍備現代化重要里程碑 (2013-01-27) (圖)
專家解讀:管控風險 非「共管」釣島 (2013-01-26)
專家解讀:兩岸聯手 日必震懼 (2013-01-25)
專家解讀:彰顯理政思路:責任、法治、民本 (2013-01-25)
專家解讀:韓日發展離不開中國 (2013-01-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