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凡
伴隨昨日15家香港銀行完成26個跨境人民幣貸款項目簽約,人民幣跨境雙向貸款正式開閘,人民幣業務的境內外大循環再添新動力,更為實施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邁出重要步伐。
鑒於試點初期,此次簽約20億元規模不大,看似較去年9月底香港人民幣貸款餘額679億元有差距,但作為加速離岸人民幣存款資金池流動的又一新突破,此事的標誌性意義不小。跨境人民幣貸款啟航,意味著境外人民幣回流的債券、股票、貸款三大通道已全面開啟。
構建「三步走」路線圖
人民幣國際化戰略路線圖,實質上是逐步消除人民幣跨境使用限制的過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指出,從功能拓寬看,第一步是以提升人民幣計價結算功能為主,成為貿易結算貨幣;第二步是提升人民幣金融交易計價功能,成為全球投資貨幣;第三步成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目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處在第一階段。而從戰略路徑看,人民幣國際化也要「三步走」:先從人民幣周邊化入手,逐漸實現亞洲區域化目標,直至成為全球化貨幣。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為實現人民幣「走出去」,國家近年來針對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大,政策層出不窮。截至去年底,香港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及存款證合計近7,000億元。跨境雙向貸款為在港人民幣存款「池水」構築新渠道。前海由此將成為香港人民幣資金流入、流出內地的通關閘口。這符合境外與境內人民幣資金池雙向流通的市場需求,也恰好與港資金融企業「北上」的願望合拍。
續拓「回流」「外循環」
有權威專家透露,進一步拓寬人民幣「回流」與「外循環」途徑,將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下一步可能採取的具體措施選擇,主要在於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廣度與深度,豐富海外人民幣金融產品,加強人民幣投資功能,比如穩步推進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人民幣合格境外個人投資者RQFII2及擴大RQFII規模等。
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管局局長易綱在瑞士出席達沃斯論壇年會時說,中國央行對人民幣的國際化採取市場化取向,「就是水到渠成,把人民幣與美元和歐元還有其他貨幣放在同一個競爭場所裡,讓它們公平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