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葉縣縣衙大門。
——全國僅存7座 河南葉縣保育最完整
「五百年滄海桑田」,但在河南葉縣一幢幢林立的現代高樓建築群中,卻有一座600年的明代縣衙絕世而獨立。整個建築群莊嚴古樸、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它的一磚一瓦無不訴說著600年來衙署文化的滄桑變化。據專家考證,葉縣明代縣衙,是目前全國現存7座官衙中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縣衙,2006年更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無論從它的建築形式、建築藝術、建築功能來看還是其楹聯文化、出土文物價值,葉縣縣衙都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衙署文化活化石」。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利、成龍
葉縣縣衙坐落在古葉縣城池之中心,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葉縣,自古扼南北交通要道,有南通雲貴、北抵幽燕之稱,是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的交匯地,所以葉縣縣衙既有北方粗獷、雄渾的建築風格,又融入了南方精巧、細膩的特徵。
古人講究「天人合一」,認為萬事萬物以平衡和諧為最高境界。縱觀縣衙,所有建築都依附於中軸線主次有錯排開。位於中軸線上的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儀門、卷棚、大堂、宅門、二堂、三堂及附屬的科班廂房。東側副線依次為獄房、廚院、知縣宅等。西側副線依次為西群房、虛受堂、思補齋等。三堂後為大仙祠和後花園。
153間房規模宏大
一到縣衙門口,映入眼簾就是大門上方由葉公後裔、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手書「葉縣縣署」四個大字的黑漆大匾。縣衙門口兩側,豎著兩尊三米多高的石獅子,莊嚴威武。
葉縣文化局副局長董建立向記者介紹,早在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沈諸梁受封於葉(現河南葉縣),因楚國封君皆稱公,故稱葉公。葉公是全世界葉姓華人的始祖,也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的葉地第一任行政長官。葉公是一名德才兼備、主政一方的諸侯,孔子曾到此拜訪過葉公。
據考證,縣衙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總建築面積有16,848平方米。主要建築為硬山式磚木結構,整座建築由中軸線和東西兩側副線上的41個單元153間房屋組成,規模宏大。
董建立告訴記者,作為古代基層政權運作的場所,它的政權機構和設置是與中央各職能單位相對應的。從葉縣縣衙現存的佈局及廳堂建築物,基本可以了解古代縣級官吏編制及職能。我國古代衙署建築目前僅存7處,而葉縣縣衙在建築年代、現存規模、古建完好程度諸方面,均居全國同類建築前列,已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五品規格屬上等
在很多國人概念中,古代縣衙一般都為七品,也就是 「七品芝麻官」。但是董建立告訴記者,葉縣縣衙,國內現存唯一的五品縣衙。據了解,按照明代體制,全國的屬縣分為上中下三等。葉縣屬於上縣之列,縣令多由同知銜的五品官擔任,因此,縣衙的規格也比一般的要高。
每一處建築細節都顯露出葉縣縣衙的特別之處:
大門門釘及門環的顏色:明代規定,皇宮大門用金釘,官吏依等級大小分別用銅釘、鐵釘,此外門釘數量也有規制,皇宮最多9路9排81枚,往下依次為7路7排49枚,5路5排25枚,葉縣縣令為正五品,因此縣衙大門使用5路5排25枚鐵釘。另外,明代規定,三至五品縣衙大門的門環,用黑油錫環,而葉縣縣衙的門環是黑色,這也是五品的佐證。
大堂頂部卷棚:卷棚是源於宮殿、廟宇中拜殿的建築形式,而用於衙門就成了居官者身份地位的象徵,所以這裡的卷棚便是他們高級別官銜在建築形式上的反映。特別是卷棚與大堂前簷連接處所採用的「天溝羅鍋椽勾連」搭接法,在我國古代的木作技術中更是罕見。現存卷棚建於清同治年間,由當時知縣歐陽霖主持增修。歐陽霖原在河南中牟縣任職,後任上加任,調署葉縣事,以增修卷棚來突出自己身兼兩職的特殊性。據專家介紹,葉縣縣衙還是我國現存縣衙中唯一有卷棚的縣衙,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門柱漆色:在明清時代,衙門裡的門柱用漆也是有嚴格規定的,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可將衙門漆成青色,而七品的衙門只能用黑漆,所以葉縣縣衙的門柱用的是青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