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3賽季中超(中國足協超級聯賽)轉會市場28日深夜在喧囂與熱鬧中關上大門。遼寧宏運的于漢超以35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天價轉會至大連阿爾濱,而衛冕冠軍廣州恒大擁有11名國腳就讓其他俱樂部望塵莫及;另外,申花「倒賣」球員堪稱本年度轉會市場的一朵奇葩。
遙想1998年,郝海東220萬元足以成為標王;2000年區楚良497萬元、2001年曲聖卿550萬元已是中國足球的天價。2010年,曲波以450萬元的身價轉會陝西滻灞(現貴州人和)。2011年,姜寧從青島轉會恒大,身價高達1400萬元;2012年,于大寶轉會阿爾濱一度被宣稱身價高達2000萬元,雖然阿爾濱最終只承認1000萬元轉會費,但球員身價瘋漲卻是不爭的事實。
水平二流 身價媲美歐洲
然而,今年的標王並不屬於馮仁亮,于漢超的3500萬元令所有人咋舌。中超一次次刷新紀錄,再次印證了「人才最貴」的真理。「現在有錢你不一定都能買到球員。」面對水漲船高的轉會市場,一位中超俱樂部老總在接受《四川日報》訪問時無奈地感歎道。
「馮仁亮、于漢超這樣的現役國腳也就算了,吳曦2000萬元確實有些離譜了。」另一俱樂部總經理表示:「不過現在一個稍有名氣的球員,就算不是國腳,起價也是1000萬元!」
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屬亞洲二流,但球員身價卻已經超越亞洲一流。在很多圈內人士看來,這些都是現在中超刺激消費後的產物,球員的實力和他們的身價並不匹配。「在歐洲足壇,二三線國家的國腳也就兩三百萬歐元的身價,而現在的中國國腳已經基本持平了。」一位國內經紀人這樣說。
恒大11國腳 申花賺差價
作為中超聯賽近兩年來「物價」上漲的始作俑者,中超衛冕冠軍廣州恒大在引援市場上可謂得心應手。除引進巴西前鋒埃爾克森一名外援支援「三叉戟」外,內援方面,動作不小。引進了馮仁亮、趙鵬、曾誠等多名國腳,陣中國腳人數湊齊了整整11名,足以令中超其他球隊望塵莫及。
申花可謂本年度轉會市場的一朵奇葩。就在中超諸強各顯神通大肆採購實力球員時,申花卻在痛失大牌球星安歷卡和杜奧巴之後,開始大賣球員,馮仁亮、吳曦、于濤和邱添一等青年才俊相繼走人,僅僅計算賣出馮仁亮的1500萬元加上吳曦的2000萬元,申花就已經有3500萬元資金到賬。遙想當年申花以60萬元的價格從河北足協買下吳曦,現在翻了逾30倍。
轉會市場的「繁華」令中國足球越來越像富人的遊戲,一旦發現「足壇是個無底洞」,那麼受傷害的就不僅僅是俱樂部了。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