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表示,中小企業靠簡單的生產加工出口模式已經走到末路。 記者張帆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帆 石家莊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公司(下稱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中小企業的發展而言,最大的瓶頸還是科技創新不夠。
盧慶國認為,原來靠簡單的生產加工出口模式在當今的用工成本上升等各方面的影響下已經走到末路,很多中小企業難以為繼。資本正向勞動力相對低廉的東南亞等地區轉移,中國的世界工廠也已經走到盡頭。面對這種困境,企業也只能依靠科技創新不斷研發新的產品才能殺出一條血路。
低廉勞動力走向盡頭
可以說沒有科技創新也就沒有今天的世界天然提取物龍頭企業晨光生物。以博士生、研究生為核心、大學生為骨幹、龐大專業人才為主體,晨光生物建立起一支具有開拓型、創新型的優秀人才隊伍。再加上世界獨創的設備工藝和科學高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晨光生物的技術和產品穩居國際前沿。
呼籲政府增民企支援
盧慶國十分羨慕國有企業享受的國家政策扶持力度。他表示,這些年,對於民營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喊的太多,落實的太少。而一些行業高高在上的准入門檻,將很多有潛力有能力的民營企業堵在門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解決產能過剩、核心技術缺乏、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解決低水平重複建設和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的問題。盧慶國表示,希望國家拿出扶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激發企業創新激情;拿出指標,獎勵科技創新,讓企業重視進而將創新形成習慣,形成文化,享受科技創新的紅利;降低准入門檻,讓企業通過良性競爭將各領域的產業做大做強,讓中國夢得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