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維寶)香港最新失業率為3.4%,處於低水平,但年輕就業人口的失業率依然偏高。根據政府數字,15歲至19歲及20歲至24歲的青少年失業率為11.3%及6.2%,高於整體水平。有機構的調查發現,不少青年人的工作動機低,故提供就業資訊不一定能幫助他們就業,反而應該幫助他們「撻著」自信心及工作動機。機構又建議政府可向商界提供誘因,助青年於高中畢業後,及早累積工作經驗。
女青年會於去年7月至8月間,訪問了178位年齡介乎15歲至30歲人士,並邀請了青年、社工及僱主進行小組訪談。調查結果顯示,青年認為最有幫助的服務是「社工提供的個人輔導」及「個人質素訓練」,達96.6%及93.9%,反而「職業技能訓練」及「職業資訊提供」排名較低。
先搞好內心問題才能助就業
女青年會青年就業服務督導主任林遠濠表示,青少年存在很多內心問題,故需先處理他們本身問題,才能幫助他們就業。他又認為,現今青年失業問題成因複雜,社工須針對不同類型的青年全面分析,及為他們提供度身訂造的工作計劃,例如對工作動機高的青年,未必需要太多資訊,而是需要求職上的訓練;對動機低的青年,則須先幫助他們重新建立生活作息規律、認識及培養自己興趣。
倡就業以個人需要為本
現時政府為失業人士提供的協助,較多是側重於求職資訊及技能培訓,林遠濠認為政府的協助缺乏針對年輕失業人士的自身問題。他建議應加強以個人需要為本的青年就業服務,引入跨服務協作,例如與家庭服務配合,全面解決青少年面對的問題,加強引發青年對其個人轉變及工作動機的支援,從而促進就業。
林遠濠表示,女青年會的「活出我天地」計劃,就是針對性地幫助青年人就業,除了教授他們工作技巧外,亦會透過遊戲及康樂活動培養青年人的團隊精神及領導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增強工作動機。
盼助高中畢業生實習增經驗
另外,現時大部分的實習名額都是提供予大學生及高材生,但其實高中生亦非常需要實習機會,林遠濠提倡政府可向商界提供誘因,提供更多實習機會予新高中畢業人士,除了提升他們的工作技能,也可以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未來規劃及個人興趣,及早累積工作經驗及了解工作世界,避免他們在真實工作世界「硬著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