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冠亮直言頭幾部電影當學習,不為賺錢,旨在喚醒香港本地創作。 張偉民 攝
——拍戲交學費 喚醒港創作
賺到錢,存起來,有人喜歡看存摺,他則喜歡把一部分資金投資到自己的興趣中,電影是一直想做的項目,他於是一手創辦出銳豐娛樂公司。雖說電影市道不再如以往,但興趣大過天的李冠亮初生之犢不畏虎,直言頭幾部戲當學習,醉翁之意不在賺大錢,喚醒香港本地創作才是重點。今年更計劃翻拍30年前的劇作《靚妹仔》,支持本地創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詩韻
早幾年炒樓炒舖賺到錢,李冠亮2008年已經想發展影視業務,但不料其後的金融海嘯摧毀一切,直至去年年中,才開始重新構思找電影人合作。首炮已覓得本地製作人伍健雄,當介紹構思的作品題材以選擇時,李冠亮一舉便相中《靚妹仔》。「30年前我已經睇過這部戲,當時真是覺得好寫實、好震撼!麥當雄監製當時全部用新人,主角是林碧琪,拍完這部戲就拿到影后,不過之後就無再拍戲。」
翻拍《靚妹仔》 港片爭口氣
8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可謂百花齊放,走向極盛。不過,時移世易,2007年政府注資3億元到電影發展基金支持本地電影,但基金投資收回率僅約四成。加上鄰近地區的影視發展逐漸強大,尤其內地帶來的威脅,香港演員、導演都奔向內地發展,令本地製作走下坡。投資者當然亦向錢看,香港缺乏電影投資者的苦況可想而知。雖然銳豐另外有參與內地電影合作項目,但李冠亮總結指,香港電影的質素毫不輸內地,然而投資額,包括影星的片酬卻不比內地高。
投資達千萬 冀港人共鳴
2013版《靚妹仔》投資額約7至8位數,將同時在內地、港、台及東南亞上映。「講到賺錢,其實想做一些讓香港人有共鳴、著重本地創作的戲,只要在香港做得好,慢慢延伸到內地、東南亞,再拓展到世界,收支相信不難平衡,好像過去的新藝城、嘉禾、邵氏那樣,不愁沒錢賺。」不過,他認為現在電影業的宣傳做得過於公式化,有些戲上映了大眾也不知,推廣不著力,值得深究。
1982年林碧琪夥拍溫碧霞、麥德和演出寫實電影《靚妹仔》,票房大賣千多萬,也令林碧琪僅以1套片競逐成為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獲獎時只有17歲,是最年輕的最佳女主角。複製過往成功例子,新戲除邀得溫碧霞繼續參演外,亦毫不吝嗇提用新人。Super Gear成員Milky有機會參演其中一個角色,坦言選角競爭大。李冠亮表示,導演認為Milky有現今少女的特質,相信以本地製作人的眼光,準確選角、拍攝好戲能令港人在電影市場爭一口氣。
欲搞活影壇 吸引投資者
問及《靚妹仔》會否題材太本地而限制其他市場收益,李冠亮立指,雖然翻拍30年前舊戲,但發現題材應用在現今社會還十分適合。《靚妹仔》反映年輕人的社會問題,「套戲講現代社會年輕人如何在物質社會賺錢,例如吸毒問題,是全球都有的,只是用香港電影演繹出來。」他同時希望引起各界關注香港電影市道,令多些投資者投資電影。銳豐娛樂未來亦有意從事演唱會、藝人經紀、廣告營運等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