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球員身份造假多發生在青少年身上。資料圖片
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日前在京舉行違紀評議會,對立案的多起球員身份造假行為進行聯合處罰評議,其中廣州恒大、江蘇舜天、大連阿爾濱、河南建業的4名年輕職業球員因身份信息弄虛作假被足協停賽半年。
近年,中國體壇「虛報年齡」屢見不鮮,但涉及到職業球隊的卻十分罕見。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中國足協是在接到家長、球隊或媒體的舉報後立案調查發現,4名分別來自廣州恒大、江蘇舜天、大連阿爾濱、河南建業的年輕職業球員身份造假行為大多發生在青少年時期,俱樂部在吸納這些球員時,並沒有發現這些問題。
3月26日下午,4名年輕職業球員出現在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處罰評議現場。經中國核准,4人實際年齡最小的20歲,最大的26歲。聽證會上4名球員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當初身份造假主要也是受各地方基層球隊之命。例如,某球員如不按要求改年齡,就不能被編入地方的城運、全運備戰體系,自己多年的辛勤努力、家長的培養都將付之東流。據了解,4名球員都參加了2011年的江西城運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曉莉
|